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普查 39 公里海岸線 桃園市野鳥學會曝小燕鷗隱憂

圖片來源:中央社

二級保育鳥類小燕鷗每年 4 月會陸續飛抵台灣繁殖,桃園市野鳥學會針對 39 公里海岸線調查今天公布結果,發現竹圍漁港已成小燕鷗重要繁殖地,但也發現小燕鷗棲地減少隱憂。

桃園市野鳥學會發布新聞稿表示,桃園海岸是小燕鷗在台灣最北繁殖地,為了解每年有多少小燕鷗來桃園,學會於 18 日上午 7 時到 9 時,北從新北市林口區,南到與新竹縣新豐鄉交界處,動員 40 名義工進行 39 公里海岸線同步調查。

桃園市野鳥學會指出,調查結果共發現成鳥 168 隻,雛幼鳥 43 隻,另外尚有孵化中的巢數 29 個,與去年度調查相比,成鳥減少 40 隻、雛幼鳥增加8隻、巢數增加 10 個。

野鳥學會理事長劉義仁表示,去年 7 月中普查發現,多數巢位已孵化甚至南返離開,因此今年提早3週調查,差異變成巢數較多,雛幼鳥數會較少,因為還有一些雛鳥未孵化。另外,因雛、幼鳥保護色佳,且會躲起來以避天敵,在親鳥回來餵食時才現身,調查時不易發現,雛、幼鳥數量會明顯低估,族群總數量也會低估。

桃園市野鳥學會指出,調查還發現,去年有數十隻小燕鷗繁殖的草漯沙丘,後來因大潮把未孵化的巢都沖掉,或許因此導致今年小燕鷗不再利用此區繁殖,是數量減少最多的地區。

另外,大潭 G1G2 區,去年還有近 50 隻的小燕鷗繁殖,但因環境持續變化以及其他如天候等因素,使小燕鷗繁殖成功率低,今年在此繁殖的只有個位數。

桃園市野鳥學會表示,總體而言,淨灘活動、浪犬入侵、天敵、人車干擾、惡劣氣候、風沙侵襲以及適合繁殖地域不足等因素,對小燕鷗繁殖都會有重大影響。

桃園市野鳥學會說,透過調查,從各區數量變化,已能發現小燕鷗在桃園棲地陸續減少的生存危機,更顯現竹圍漁港小燕鷗繁殖地重要性,學會與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將於 25 、 26 日上午 10 時起,在竹圍漁港北堤舉辦「桃園夏候鳥季」,為民眾詳細解說小燕鷗生態。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