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筆近半世紀, 73 歲的許麗芬以「情牽蘇臘巴亞」勇奪金門第 18 屆浯島文學獎散文組首獎。遲暮之年獲得殊榮,她鼓勵心懷文學夢者勇敢書寫,因文學既迷人又療癒,且夢想會成真。
許麗芬護專畢業後從事護理工作,她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19 歲時就以各種筆名在報刊上投稿, 26 歲結婚;後來在報紙撰寫專欄,正當即將在文壇上展露頭角時,因為當時島嶼封閉保守的氛圍,為了避免鋒芒太露,她忍痛封筆,工作之餘,專心相夫教子。
這一封筆就是 47 年。許麗芬說,這次「復出」是個意外,因為太思念母親,想為母親撰寫紀念文集,於是有了「情牽蘇臘巴亞」這篇文章,更沒想到首次參加文學獎就獲獎。
蘇臘巴亞是印尼泗水一個小島。許麗芬說,早年金門土地貧瘠,謀生不易,許多男人下南洋討生活;在她才 2 個月大時,父親到印尼蘇臘巴亞投靠伯父,自此了無音訊。
早年,人們以「十去六亡三在一回頭」形容落番的艱辛,許麗芬推測她的父親應該是在印尼發展不順,無顏見江東父老,以致一直未和家鄉聯絡。有一年,她和夫婿到東南亞參訪華僑會館,途中經過一處無主墳地,她孺慕之情頓生;回鄉後,夫妻兩人託僑居地親友希望父親能落葉歸根。
許麗芬說,在父親 67 歲時終於決定返鄉,但沒想到一抵達台灣就中風了,她趕赴台北探視,並把父親接回金門;父親也在他們母女悉心照顧下康復。
7 年後,許麗芬的父親定居金門,但因不願放棄印尼國籍,每次簽證時間到,必須經過第三國過境;最後一次去新加坡時卻二次中風,這次成了真的死別。
許麗芬到印尼把父親骨灰帶回金門,就是這段旅程開啟「情牽蘇臘巴亞」扉頁。文中寫到「輕輕把您抱在身上」、「只有此刻您才真正屬於我和母親」;文中也提到,父親落番臨走前,抱著襁褓中的她,說,「等妳出嫁時我再回來」;但此去 30 多年,許麗芬結婚時,父親並未實踐諾言,只託親戚帶回一條項鍊,沒有隻字片語。
許麗芬回想,兒時不知多少個夜晚,常被媽媽的哭聲驚醒;就是到現在,媽媽過世 7 年多了,午夜夢迴之際,想到母親在早年金門困苦的環境下獨自撫養她長大,還是不禁潸然淚下;寫下「情牽蘇臘巴亞 」,是為了紀念苦命的媽媽。
許麗芬感謝文友支持,讓她在遲暮之年獲得殊榮;她鼓勵有文學夢想的人勇敢地寫出來,因為文學既迷人又療癒,而且夢想會成真。她說,雖然早年生活歷經滄桑,但生命中還有很多故事,她會繼續筆耕,把它們寫下來。
第 18 屆浯島文學獎頒獎典禮 18 日舉行,由縣長楊鎮浯頒獎。散文組除了許麗芬,還有陳素華等人獲獎;小說組部分,資深新聞人李福井以「唐.詰訶德東遊記」,以及旅台來自金沙鎮陽翟的陳嘉甄以「粿葉村」,同獲長篇小說優等獎。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