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近200年中藥房胡椒夯 窺見金門人文風景

金門後浦老街有家近200年的存德中藥房,所販售的胡椒粉因獨特香氣,是在地廣東粥不可或缺一味;許多遊客聞香而來,買回家當伴手禮。 圖片來源:中央社

金門有家近 200 年的存德中藥房,所販售的胡椒粉因獨特香氣,是在地廣東粥不可或缺一味;而存德藥房早年在僑匯上所扮演的角色,為金門留下精彩歷史篇章,成了人文風景一隅。

金門縣金城鎮後浦老街上有家老藥房,創立於清道光13年(1832年),第5代負責人顏及人(圖)說,在民國38年之前,還身兼金門幾家提供僑匯服務的「民信局」角色。圖片來源:中央社

 

金門存德中藥房負責人顏及人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他的高祖顏子綮於清道光 13 年( 1832 年)來到後浦創立這間藥店。店裡的胡椒粒來自馬來西亞,獨特香氣是其他地方無法相比,且存德的胡椒粉沒有添加物,香氣純正到位。

顏及人說,胡椒粒是中醫藥材,無論是單獨服用或搭配茴香等藥材,有暖胃功效,對易畏寒體質人士有幫助;由於香氣特別,許多人把它拿來入菜,成了調味料,炒菜煮湯有提味作用;而金門知名的廣東粥,只要灑上一點他們的胡椒粉,更有畫龍點睛效果。

金門後浦老街有家近200年的存德中藥房,所販售的胡椒粉因獨特香氣,是在地廣東粥不可或缺一味;許多遊客聞香而來,買回家當伴手禮。
圖片來源:中央社

 

除了販售中藥,在 1949 年之前,存德藥房還身兼金門幾家提供僑匯服務的「民信局」角色。文史工作者指出,民信局是 19 世紀初盛行在中國長江兩岸一帶,後來逐步擴展到全中國的一種私營機構,主要在傳遞民間書信、物品,同時經辦匯兌業務。

顏及人說,清末民初,金門生活艱苦,不少鄉親下南洋討生活,若有幸賺得一筆錢,很多人會透過存德藥房的船隻載運信件、物品或匯錢給家鄉親人。

水頭聚落內金水國小僑鄉文化展示空間內設有存德藥房的模型,解說員通常都會講述「阿秀巧認奇信」的故事,讓遊客聽得津津有味,說明了存德藥房為金門留下的歷史篇章。

不過,顏及人說,時代變遷,藥房後來停止經營僑匯業務,回歸中藥老本行。到明年,存德藥房創立就滿 190 年了,顏及人指著店裡的招牌說,「從有這間店,就有這個招牌」,現在是鎮店之寶;而藥房裡閃著黑亮光澤的檜木藥箱,保存到現在,從未遭到蟲蛀。

因為存德的悠久歷史,尤其地處古蹟林立的後浦老街,不少人慕名而來,存德儼然成了金門另類人文風景。在地民眾李城恩常帶著朋友到這買些胡椒粉、五香粉或滷包。他說,除了買藥食材,透過這間藥房,還可以回顧金門的歷史。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