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央廣》治療武漢肺炎國際夯藥 台灣不僅投入臨床也有生產實力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天(26 日)表示,國際普遍認為可以治療 COVID-19 武漢肺炎的藥物「瑞德西韋」跟奎寧類藥物「羥氯奎寧」,台灣不僅有能力生產也已經納進臨床指引並開始投藥使用,不過,成效還需要持續觀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日前因為他的醫生兒子出國事件引發社會關注,更多日缺席記者會,26 日登場就是來場專業的確診病例分析報告。

張上淳表示,根據確診個案的年齡分布來說,從 4 歲到 88 歲都有,其中 20 歲到 29 歲是人數最多的一群,整體統計中位數為 32 歲。由於國際認為銀髮族是 COVID-19 武漢肺炎的易感族群,但台灣統計卻呈現年輕人有較多確診案例,張上淳特別解釋,統計分布跟容易被感染對象不能直接類比。他說:『(原音)其實是因為這群年齡層的人,有比較多自助旅遊跟國外遊學、留學等,所以他們有暴露機會比較多,造成這樣病人是比較多,這跟如果其他國家大量社區傳播,到底哪一個年齡層比較容易感染,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張上淳也說,台灣確診患者從「一採陰」到「三採陰」的時間,中位數統計要 24 天,甚至極端一點還有 40、50 天,換言之,就算患者恢復良好,但病毒還殘留在體內,而這也是台灣目前患者出院比例較低的原因。

至於全球關注的「瑞德西韋」藥物治療方式,張上淳也透露了台灣生技實力。他表示,台灣已經在國內3家醫院分別對 3 名患者進行臨床試驗,不僅有明顯退燒且醫師也說使用後「覺得不錯」,比較適合輕症患者,但還需要更多觀察。

還有,近期被國際關注的奎寧類藥物「羥氯奎寧」,張上淳證實,已經被納進臨床指引,但強調由於有可能的副作用,有提醒醫師投藥前,要充分告知家屬。他說:『(原音)這並不是確定可以有效的藥物,病人同意的話,就可以嘗試使用,劑量建議已經出來了,原則上使用 7 天。此外;長期使用可能會有視網膜病變問題,短期使用也會對心臟心律上的影響。』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說,台灣有很多藥廠可以生產「羥氯奎寧」,但主要有一家較具規模,他透露這家業者很有社會責任,允諾會優先保留國內用藥需求,其次才會配合國際合約供貨,強調台灣不用擔心匱乏問題。

(新聞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