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林區管理處收回阿里山地區 160 公頃山葵園,進行復育造林,首度採用添加共生菌根菌、人工介質,改良酸化土壤,經過 2 年努力,成活率達 8 成 5 以上。
林務局嘉義林管處作業課長康素菁今天表示,依據行政院農委會「阿里山地區山葵後續處理執行計畫」,2017 年底嘉義林管處全面收回阿里山地區林班地上的 160 公頃山葵園,陸續進行復育造林工作,經 2 年努力,已見成效。
康素菁說,山葵園長期施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壤酸化、養分失衡及病蟲害等問題,影響造林樹木的生長。林管處因此重新調整造林方式,首度在栽植植穴中,加入泥炭土、珍珠石、碎石等人工介質,改良植穴土壤,增加透水性及透氣性,並添加菌根菌,提高造林木根系對於養分的吸收性。再透過定期撫育工作,減少雜草,提高造林成效。
康素菁指出,山葵收回地大多屬於大小不等的孔隙地,林管處在規劃造林時,秉持適地適種原則,除了種植紅檜、台灣扁柏外,更選擇烏心石、狹葉高山櫟、森氏櫟等耐陰性樹種,其中以烏心石的高生長率及成活率最佳,原本的 90 公分高, 2 年內就可長成 210 公分,另外狹葉高山櫟、森氏櫟成活表現也很好,整體造林成活率達 8 成 5 以上。
嘉義林管處表示,由於山葵在林下栽植,對生態環境有負面影響,收回山葵田後重新造林,可以確保森林覆蓋完整性,達到國土保安、生態系平衡等森林經營目標。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