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英吉利海峽瓶鼻海豚受環境毒害 繁殖率下降

圖片來源:中央社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在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nel)瓶鼻海豚的皮膚和脂肪中,汞與其他有毒汙染物的含量之高令人吃驚。

法新社報導,根據「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許多瓶鼻海豚的組織切片顯示,其中毒素含量是歷來針對這個物種所觀察到的最高值之一。

這些毒素與各種海洋哺乳動物出生率不斷下降有關,而這些毒素在母海豚奶水中的濃度特別高。

多數國家在 1970 和 1980 年代即已禁止使用會導致癌症和人體其他疾病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但這些毒素仍在大量海洋生物體內檢出。

這些毒素經由食物鏈移動至頂端捕食者時,會變得更濃。頂端捕食者包括鮪魚等富含脂肪魚類,或是海豚和虎鯨等哺乳動物。

一種名為多氯聯苯(PCBs)化學物質特別容易發生這類「生物累積」(bio-accumulation)作用。多氯聯苯用於各種工業產品,從油漆和阻燃劑,以及電線和液壓液都有。

先前採集擱淺和健康瓶鼻海豚組織所做的研究顯示,鯨脂含有毒素濃度顯著較高。

目前已知多氯聯苯高度汙染區域包括直布羅陀海峽(Strait of Gibraltar)、伊比利半島西南部、西班牙加地斯灣(Gulf of Cadiz)和地中海。

這項研究指出:「這些高濃度多氯聯苯仍是歐洲鯨類族群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鯨類包括數十種鯨魚和海豚。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