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旅德次女高音石易巧,自 2012 年起即獲得烏爾姆劇院獨唱合約,她下月將返台舉行藝術歌曲獨唱會,帶來 19 世紀末維也納作曲家如馬勒等人的動人作品。
石易巧 2012 年起獲聘為德國烏爾姆(Ulm)劇院的駐院獨唱歌手,合約一年一簽。去年因為烏爾姆劇院領導階層大換血,重新考量班底成員, 10 位簽約歌手只留 3 位,在與新藝術總監及執行長面談之後,石易巧獲得留任,再次見證了石易巧的演唱實力。
石易巧畢業北藝大音樂研究所,畢業後赴德獲得特羅辛根音樂院藝術家演唱文憑。她的中低音音色優美動聽,難得的是演技收放自如,毫不扭捏造作,總能賦予歌劇角色情感,代表作包括德作曲家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中的妖女歐杜魯得,法作曲家馬斯內歌劇「維特」中的夏洛特,甚至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歌劇「黑桃皇后」中的伯爵夫人等,堪稱百變女郎。
石易巧今天接受專訪表示,她在德國這些年,很多教授都會讚許她的演唱技巧「很健康」,石易巧說她很幸運插大東海音樂系,受教於圈內知名女高音徐以琳,「她是拿著人體解剖圖上課,告訴我發聲原理,發聲構造,氣流走向等等,讓我對於演唱有了系統性的認識。」
自稱是「放山雞」,石易巧出生屏東務農大家庭,小時候照片活脫脫就是個野女生,平常家人養豬下田,她就烤伯勞鳥、烤田鼠,騎腳踏車滿山跑,從小就大方,再加上自己真的喜歡唱歌,「我個性很男孩子,遇到困難或是挫折,回到家開瓶啤酒,看恐怖小說跟電影,哭一哭,然後繼續準備隔天的演出。」石易巧說她不會覺得別人指責她是來自種族歧視,「我都覺得我是外國人,到德國跟他們搶飯碗,自己當然要表現得更好。」
石易巧表示,她給自己 3 到 5 年時間,有機會要再去更大一點的劇院磨練,「烏爾姆劇院就像我在德國的家,在家裡就是很舒服,但舒服不見得是好事情,要有不同的刺激。」
石易巧表示, 19 世紀末的維也納充滿各種不確定,這些音樂家以古典詩作入樂,把對於人生的疑惑與矛盾譜入曲中,「包括康果爾德『告別之歌』與馬勒『悼亡兒之歌』等,都是非常美的作品,希望跟台灣樂迷分享。」獨唱會將於 9 月 6 日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表演廳, 9 月 8 日在台北國家兩廳院演奏廳演出。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