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聯盟新任領導階層 11 月 1 日將走馬上任,英國首相強生揚言無協議脫歐以及義大利聯合政府恐將垮台,可能造成經濟混亂,並對歐盟的領導形成挑戰。
強生(Boris Johnson)今天在寫給公務員信中表示,雖然他傾向和歐盟(EU)取得協議,不過「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英國 10 月 31 日一定會脫歐。
強生準備無協議脫歐的同時,國會議員據傳也將使出阻擋手段。他們可能會對強生提出不信任案,把政府拉下台,用提前舉行大選來阻止無協議脫歐。
美國「華爾街日報」(WSJ)網站報導,強生的策略是一種豪賭。他的政府在下議院掌握的多數優勢僅剩一席,而國會議員已對無協議脫歐表達明確反對立場。
英國經濟已受到政府力求在 10 月 31 日退出歐盟的恐慌影響,導致企業信心下滑。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發布聲明表示,這個全球第 5 大經濟體 4 至 6 月的一季經濟產出較第一季萎縮 0.2 %,這是 2012 年以來首見。
英國經濟疲軟的原因之一在全球貿易衝突加劇。但英國企業投資不振擁有一個特別問題,部分預測人士指出,英國在未能就前途問題與歐盟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脫歐,恐使英國經濟衰退。過去 6 季當中,商業投資有 5 季下滑。
在義大利,反對移民推手、身兼副總理與內政部長的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今天表示,將在參議院提出不信任投票以推翻政府,希望 10 月能提早舉行大選。民調顯示,他是贏得大選的最佳人選。
右派政黨聯盟黨(League)黨魁薩爾維尼的承諾包括大幅減稅,此舉可能挑戰歐盟財政紀律規則,並且讓擔心義大利早已債台高築的債券投資者受驚嚇。
全球政治風險諮詢組織「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歐洲總監拉曼(Mujtaba Rahman)說:「強生和薩爾維尼都採取一種相似策略,試圖鞏固他們國內多數支持者,以增加他們對歐盟的影響力。」
這兩個國家近日出現動盪局勢是對冷戰後政治秩序的反抗徵兆。像是薩爾維尼領導聯盟黨的政治人物,以及甚至是英國歷史悠久保守黨部分人士都正在利用這些不滿情緒。如今,歐洲這兩個主要國家在追求政治改變的同時,都面臨重大經濟混亂的風險。
羅馬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LUISS)政治學院院長奧西納(Giovanni Orsina)說,「奪回控制權的脫歐口號正中」人們對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的不滿,「這兩個國家最大差異在於義大利在某種程度比英國處於更糟的位置,原因是我們的公共債務高和歐元」。
奧西納說:「義大利經濟與歐洲融為一體,退出歐盟的代價太高。」
然而,一連串事件將再次考驗歐盟的危機處理能力;德國國防部長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將出任歐盟執行委員會(EC)主席,現任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的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將擔任歐洲中央銀行(ECB)總裁。
拉曼說,「歐盟決策者將更關注義大利構成的威脅,而非英國脫歐」,原因是義大利仍是歐盟成員,且其揚言違反歐盟規則舉動愈來愈多。
大部分經濟學家表示,薩爾維尼做出的承諾並非義大利經濟的解決之道;義大利經濟主要受到供應方影響,從層層官僚主義到小公司數量過多等問題。
然而,義大利選民已經厭倦痛苦的結構性改革和緊縮財政政策,期待薩爾維尼提供另一種解決之道。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