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家有障礙童吐心酸 不怕難教只怕社會不友善

圖片來源:中央社

7 歲小睿是腦麻兒,認知年齡僅 2 至 3 歲,不懂情緒抒發管道,情不自禁就會出手抓傷媽媽高芸婷。但讓高芸婷難過的不是身上的抓痕,而是旁人看到兒子常拉開距離,社會欠缺共融。

小睿出生時很健康,但滿月不久就因免疫性血小板低下併顱內出血成為腦性麻痺者。左腦損傷導致身體右邊偏癱,且口語表達能力弱,也因前額葉受傷,思考能力大為受限,常聽不懂別人的話,情緒表達也有障礙,人際交往也常受阻。

高芸婷今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小睿上幼兒園第一週就不小心抓傷同學,第二週又抓傷助理員,因特殊兒融入環境、適應新朋友及學習常規需要更長的時間,也更需要旁人的包容和友善的社會。

因小睿外觀看起來幾於一般孩子無異,當他不小心在公共場所失序,或沒有即時向別人打招呼、應答,就會被質疑「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高芸婷也常被質疑「怎麼不好好教小孩?」

高芸婷受訪時也露出手臂上的抓痕,她說,小睿的行為模式就像小小孩,有時候一生氣,不知如何抒發,就會用行為表現,常直接動手抓人,她的手臂有多處抓傷,臉也被抓痛過。

但最痛的不是留在身上的傷,高芸婷表示,有次小睿又直覺以暴力抓她手臂時,旁邊的民眾一臉抗拒地立刻拉開距離,形同阻斷了孩子和社會接觸的管道,讓她覺得孩子要融入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外,環境的無障礙空間也有待改進。無障礙坡道常被送貨員占用或根本寬度不足,人行道也常凹凸不平。現在小睿可用滑板車代步,整個人充滿自信,但道路條件也必須好,障礙者才能自由行動,而不是永遠都需要人幫忙。

身心障礙聯盟秘書長滕西華下午在記者會表示,全台有百餘萬身障者,超過 7 成是因疾病或意外導致障礙,暫行性障礙更是不計其數,如年長者、孕婦、骨折或腰傷。其中有數萬名 18 歲以下障礙學童,因同學、家長、老師對障礙認識不足,被迫在充滿障礙的生活環境中處處受阻,有些孩子連校外教學、畢業旅行都不能去,玩遊戲常只能靠「想像」。

滕西華說,社會的友善、共融需要從認識、同理出發,也可避免刻板印象持續累積,有助拿掉障礙者身上的標籤和歧視。也希望環境設計能更友善,馬路更平整、斜坡、電梯、低地板公車、無障礙廁所能更普及,幫助障礙者正常參與社會活動。

身心障礙聯盟推出「公雞不見了」繪本及「無障礙城市大探索遊戲書」,希望讓孩子從故事與遊戲中,學習支持與接受每個人。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