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紐時報導金庸逝世 聚焦與北京當局恩怨

圖片來源:中央社

武俠文學泰斗金庸日前病逝,享耆壽 94 歲。紐約時報聚焦金庸與北京當局恩怨,提及金庸小說因鄧小平是書迷而解禁,但「六四」天安門事件後,金庸對中國政治改革不再樂觀。

本名查良鏞的金庸 10 月 30 日逝世,紐時報導,金庸是 20 世紀最暢銷的華文作家之一,啟發無數影視作品與電玩遊戲。金庸筆下的虛構世界兼具廣度與深度,催生研究金庸小說的「金學」,也有人拿來和英國作家托爾金(J.R.R. Tolkien)奇幻巨作「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比較。

從 1955 到 1972 年,金庸共創作 15 部小說,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靈感源自民間傳說,描述清乾隆皇帝本為漢人,出生後被調包。「書劍恩仇錄」當時在香港新晚報連載,一推出便引起轟動。

金庸開始寫作前,中共將武俠文學視為「封建遺毒」,下令封殺。報導表示,這項禁令反映武俠數百年來在中國文學傳統中一直是邊緣題材的觀點,而在香港與其他華語地區,金庸小說於 1950 至 1960 年代掀起一波武俠文學風潮。

紐時指出,金庸融合詩詞、歷史和奇幻,創造數百位穿梭虛構世界的鮮明角色,將原本公式化的題材提升到新境界。無論愛情、武俠、友情或關於孝道的故事,金庸筆下角色都帶有缺陷,有著複雜的情感史,更加引人入勝。

金庸 2012 年接受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專訪時說,寫黑白分明的英雄人物很簡單,他年輕時「有點迷迷糊糊」,很崇拜英雄,年紀大了之後才發現英雄背後「其實有他卑鄙的一面,有他見不得人的一面」。

報導說,金庸以武俠故事為載體,討論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並大量使用古典用語,創造別具一格的文風。金庸故事常設定在朝代興衰等中國歷史關鍵時期,參考儒家、佛教和道教思想,並將武術視為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傳統中醫、針灸和書法平起平坐。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亞洲語言文學系副教授韓倚松(John Christopher Hamm)表示,金庸把原本被邊緣化的通俗文學形式,化為嚴肅的文學表達載體,深受全世界華文讀者喜愛。

金庸以小說成名後,1959 年在香港創辦明報,出版小說之餘,金庸也針對時任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統治下的中國慘況撰寫社評。紐時表示,這是和金庸切身相關的題材,因為金庸父親查樞卿正是被貼上「階級敵人」標籤,遭中共處決而死。

隨著中國開始改革開放,金庸1981年前往北京會見時任中共領導人鄧小平,鄧小平自稱是金庸的忠實書迷。金庸小說不久之後在中國解禁,當年許多中國青年渴望擺脫毛澤東時代充斥的社會主義宣傳,接觸其他風格作品。

研究當代中國文學的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劉劍梅表示:「閱讀他(金庸)的小說讓我們眼界大開。他的思考方式和當時中國大陸灌輸的截然不同,他幫助我們思考跳脫對錯和善惡。」

1985 年,金庸獲委任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曾因支持行政長官非普選產生的保守提案而遭批評。

金庸原本對中國政治開放懷抱憧憬,但 1989 年北京當局在天安門廣場血腥鎮壓民運,使金庸從期待轉為失望,退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以示抗議。金庸當年在訪談中落淚表示,在電視上看到屠殺情況令他傷心,「對學生的和平請願,絕對不應該用軍隊武力來鎮壓」。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