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視角。
大概所有的戰爭影視作品,都有”視角”難兩全的困境,也就是說編導和鏡頭的能力所及,大多是戰爭兩造的”我方”,以至於災難視角、英雄視角、民族主義視角、各種視角的戰爭影視,”敵方”不論是愚蠢或者邪惡,角色大多刻板僵固且扁平模糊。
我看了曹興誠投資拍攝的[零日攻擊]影集預告片,所剪輯出的各種片段,大致是描述在中國封鎖台灣準備攻擊前的台灣,總統府、國軍、黑道、宮廟、網紅、市民…面臨戰爭的心理與反應,主戰、投降、第五縱隊,甚至中國軍隊已成功登陸、展開心理喊話的各種我們可預期、令人煩惱與恐懼的狀況。
這樣好或不好? 我們以常態的兵棋推演為例,不論是我方或美方的兵推,對於敵方的設定,都是根據敵方對外所吹噓的武力數據作為參數,而設定我方會面臨各種失誤或短缺時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以作為自我修正的參考,此乃[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基本精神。
雖然我明知道敵方,出征時都哭成淚人兒。
原文出自蕭瑩燈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