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灣鳳梨、杏鮑菇曾驗出米酵菌酸 查核中心:假訊息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左)、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右)29日晚間共同出席記者會對外說明最新進展。圖片來源:中央社資料照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讓食安議題再次受到重視,有媒體引述公衛專家稱,台灣過去在鳳梨、杏鮑菇曾驗出米酵菌酸,對此事實查核中心表示這是錯誤訊息。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近日發生多名民眾食用餐點後,因身體不適而就醫、住院,並造成 2 人死亡,由於包含死亡 2 人在內的 8 例重症個案都檢出米酵菌酸,確定是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有媒體引述台北市公共衛生師公會理事長翁瑞宏的說法,稱「台灣過去在腐敗鳳梨果核、杏鮑菇中驗出米酵菌酸」,不過翁瑞宏澄清,媒體誤解他發文的原意。他解釋台灣過去學術研究發現,在具有鳳梨果腐病的鳳梨和腐敗的杏鮑菇驗出唐菖蒲伯克氏菌,並非米酵菌酸。

農試所也指出,台灣未曾在鳳梨、杏鮑菇、木耳檢測出「米酵菌酸」,且要產生「米酵菌酸」條件嚴苛,除了需要有病原菌(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還需在特殊環境條件下發酵才會產生。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農試所副研究員呂昀陞指出,在挑選時杏鮑菇時,外觀上應挑選無破損、潔白完整,如果產生黃斑、異樣、聞起來有異酸味等情形,都是放比較久的產品;一般冷藏放置3至 5 天都沒問題,仍建議民眾買回家應盡快食用。

原文來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https :// tfc-taiwan . org . tw / articles / 10432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