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的臉書被美國心理學家康納曼過世的消息洗版。
康納曼去世更是美國的重要新聞,主流媒體都有大幅報導。
康納曼不過是個退休大學教授,為何他的過世可引起這麼大的關注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可以解釋為何我醉心學術研究。先讓我從康納曼談起。
康納曼的研究創新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榮譽教授,也是「行為經濟學」的開山始祖。康納曼將認知心理學運用在經濟決策,推翻經濟學的理性行為假設。
為了節省篇幅,我只用他的一個實驗說明: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金錢是等值的,一塊錢就是一塊錢。康納曼證明金錢的價值隨情境而定,最有名的實驗就是價格折扣的評估:
情境一:你要購買一件 125 元的夾克,店員告訴你另一家分店的售價 120 元,但車程 20 分鐘。你是否願意開車到另一家店?
情境二:你要購買一個 15 元的計算機,店員告訴你另一家分店的售價 10 元,但車程 20 分鐘。你是否願意開車到另一家店?
兩者的價差都是 5 元,車程也都是 20 分鐘。情境一的受測者只有 29% 願意開車到另一家分店,情境二卻高達 68%。
這個實驗推翻了經濟學「金錢等值」的假設。雖然一樣是 5 元的折扣,來自 15 元的計算機比來自 125 元的夾克更有價值。
康納曼與研究夥伴進行更多的實驗,證明人類的經濟行為並不理性。他們的實驗結果推翻經濟學的理性行為假設,開創行為經濟學的全新領域,最終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與康納曼的淵源
康納曼最重要的研究發表於 1979 年。十二年後,我進入伊利諾大學的博士班,授課教授包括有「定價大師」封號的 Kent Monroe。
在論文題目尚未決定之前,我選修了 Monroe 教授的定價研討班。我讀了多篇康納曼的期刊論文,自認理性的我被說服了,甚至考慮投身行為經濟學的研究。
根據康納曼的價差實驗,我提出一個研究構想:高價產品的折扣用金額呈現,低價產品的折扣用百分比呈現,對消費者較有吸引力。
這個構想可為康納曼的實驗結果提供解釋:價格 15 元的計算機折價 5 元,折扣高達 33%。價格 125 元的夾克折價 5 元,則只有 4% 的折扣。
雖然我未曾有過心理學的訓練,在 Monroe 教授的鼓勵下,我還是著手實驗設計。我執行兩次實驗,分別徵選 119 與 129 位大學生當受測對象,並獲得原先預期的結果。
研究論文由我擔任第一作者,教授是第二作者,發表在 A 級期刊 Journal of Retailing,時間是 1998 年。這是我學術生涯的第一篇期刊論文,當時我任教堪薩斯州立大學。
在這篇論文,我引述了康納曼的三篇期刊論文,都有共同作者。其中兩篇的 Tversky 早逝,否則也會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另一篇的 Thaler 後來也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我也引述了他的另一個研究。
研究進行中,我感受到心理學的訓練不足,最終沒加入行為經濟學的行列,回到我熟悉的組織經濟學。我的博士論文探討產品命名權的分配,也是運用範圍很廣的創新研究。
為何醉心學術研究
初次接觸康納曼的研究時,我還是一個博士生。如今我已走到學術生涯的尾端,但仍然醉心研究,手上還有多個進行中的計畫。康納曼精彩的一生是我醉心學術研究的原因。
- 回報與肯定
康納曼最重要的研究發表於 1979 年。當時,他任教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雖非沒沒無聞,也談不上有名。六年後,他跳槽柏克萊加州大學,最後在普林斯頓大學退休。
學術研究辛苦,但只要有成果,一定會有回報,也會受到肯定。我發表第一篇期刊論文後,從堪薩斯州立大學跳槽東岸的精英大學布蘭岱。接著的論文發表又讓我跳槽到加拿大的毅偉商學院。 - 影響與貢獻
康納曼的研究推翻了經濟學的理性假設,改變學術論述,影響政府決策、修正個人行為。康納曼不過一介書生,但他的學術影響力既深且廣。這是學術研究對人類的貢獻。
我不期待有康納曼的學術影響力,但堅信我的研究對人類也會有貢獻。把目光放在學術研究的長期影響與貢獻,讓我更能忍受眼前的挫敗,也讓我的生活與工作更有意義。 - 存在與不朽
雖然康納曼的生命結束了,但他的存在已成為不朽。這種學術成就的不朽無法用金錢收買,也無法用權力搶奪。
我不期待和康納曼齊名,但希望多年之後的博士生還會引述我的研究。即便沒有後代的追憶,仍會有人記得我曾經存在。
給年輕學者的提醒
解釋了我醉心研究的原因後,我還要給年輕學者一個提醒。
每位學者都有一份詳實的學術履歷,內容鉅細靡遺。學術研究充滿挫折,但也很容易作弊,例如抄襲或造假。學術履歷記載所有研究成果,包括作弊紀錄,而且永不消失。
沈浸北美學界三十多年,我一直保有清晰的歷史觀。每當面臨兩難的抉擇時,我都會聯想到退休時的學術履歷,然後自問:「怎麼做才不會污染學術履歷?」
我的歷史觀就是維護學術履歷的清白。這也是我對年輕學者的提醒:不要在年輕時抄捷徑,讓自己的學術履歷受到污損。
原文出自翁達瑞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