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COP28峰會 簡又新:台灣接受減碳挑戰會有無限商機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參與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 )逾 10 年、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在今年擴大議題格局及全球加速減碳共識下,考驗台灣從生產到生活的大轉型,對經濟競爭力影響重大,但接受挑戰後,就是更多機會。

前外交部長簡又新卸職後投入氣候變遷議題領域,現任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並獲聘為無任所大使,自 2008 年起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 )締約方會議( COP )無役不與。針對今年這場史上規模最大 COP ,他向中央社分享觀察及對台灣的啟發。

首先,今年是 2015 年「巴黎氣候公約」訂下全球延緩氣候暖化 2030 年目標的「期中檢討」年,意義十分重大。除了加速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兌現財務承諾等要項, COP28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8 次締約方會議)也擴大格局,包括健康第一次成為氣候峰會的主題,並以農業減碳角度來看糧食議題等,包容性較過往大增。

從台灣角度看,簡又新認為值得留意三件事。第一是必須加速減碳及能源轉型,以跟上國際腳步。

第二是基於台灣的特殊立足點,「我們(對氣候議題)要有清楚的國家定位」,雖然台灣並非氣候公約締約國,但投入減碳對台灣本身有利,而且「國際組織有各種方法讓你就範」。

他強調,目前世界分成兩半,先進國家的減碳成果比開發中國家多很多,對淨零排放也有更高標準,而台灣的經濟成長表現已可列入先進國家群,因此應該加強讓減碳表現也跟上領先群,否則將直接衝擊經濟競爭力,「台灣真正被考驗的地方在這裡」。

簡又新也從 COP28 看到台灣可切入的最大商機,也就是健康。「氣候衝擊全球1. 89 億人的健康,是影響最大的單一因素」,他看到主辦氣候峰會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AE )已把健康當做機會點,宣傳智慧醫療,有意成為中東的健康中心。

他說,相較世界衛生大會( WHA )比較像是「醫生跟醫生對話」, COP 則是對所有人講話,對醫療科技發達的台灣而言,是很好的宣傳機會。

「氣候變遷帶來的是國家大轉型」,簡又新說,這是從整個能源、生產方式,到生活型態、社會的轉型,尤其後兩項轉型則會是台灣新課題。

中央社記者問他,台灣受聯合國體系壓抑,如何在 COP 這種大場合增加能見度?看到歐洲聯盟( EU )、德國、英國、美國等大國「帶著支票簿來」,宣布對氣候受害弱勢國家的捐助,台灣該有策略嗎?

簡又新表示,氣候峰會是很好的國際場合,台灣民間團體、企業自發及透過政府協助,在本屆舉行許多場邊會議,未來可以有長期策略擴大表現,尋找可凸顯台灣強項的好議題,例如從全球供應鏈、公共衛生、醫療切入。

雖然台灣在 COP 官方活動主場的「藍區」較低調,但在開放一般民眾參與的「綠區」,簡又新建議可考慮設展,秀出產業實力爭取商機。

他指出氣候變遷是綜合性的議題,全世界都非常關心,台灣在目前做得不錯的減碳、氣候調適基礎上可再努力,展現軟實力、增加對世界的貢獻,「而且接受(淨零)挑戰後,會發現有無限的商機」。

77 歲的簡又新剛下飛機到會場第一天,就走了1萬 6000 步參觀許多館區,他告訴中央社:「氣候(議題)可以做為我們國家轉型的著力點,把台灣帶到新境界。」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