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歐洲情資:俄駐中人員調動 莫斯科恐圖謀台海有事

圖為俄羅斯駐倫敦大使館前街道2月在俄烏戰爭周年前夕遭潑灑烏克蘭國旗主題色顏料。圖片來源:中央社

一名歐洲國家情報界消息人士表示,俄羅斯今年夏季派赴駐北京大使館的一名高階官員的主要任務之一是蒐集情資、研究台灣海峽潛在衝突因素,以在適當時機催化局勢升高。

這名人士告訴中央社,莫斯科試圖以隱諱或間接手段(包括借第三方之力)刺激、操縱或迫使北京認定,為「保護中國自身利益」,不得不在台海採取更激進的舉措。莫斯科的最終目標是促使美國因為不得不因應「台海有事」,而無力有效應對俄方在歐洲等地持續破壞和平穩定。

根據情資,俄羅斯相關駐中官員為中國事務專家,曾在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局長納雷什金(Sergei Naryshkin)麾下工作多年,且派赴中國前,曾在亞太地區不同國家活動,以外交人員身分為掩護。

情資顯示,有一組人員受這名駐中官員指揮,其中有人以記者頭銜為掩護。

關於俄羅斯尋求藉機在台海生事以及北京受莫斯科影響加強行動的可能性,有數十年中、港、台事務經驗的前英國外交官彭朝思(Charles Parton)認為,可能性不高,北京尤其不會受莫斯科影響。

彭朝思向中央社指出,中共專注於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莫斯科如今在俄中雙邊關係已實質退居「小夥伴」角色。作為「小夥伴」,莫斯科無力說服或迫使北京採取有違中共利益的舉措,而對中共來說,「鞏固政權」是最重大核心利益;台海衝突衍生的國內外負面效應無論從政治或經濟角度而言,都對中共長久掌權不利。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國際安全研究計畫主任麥爾文(Neil Melvin)則告訴中央社,儘管俄中持續強化雙邊軍事合作,且自去年2月全面侵略烏克蘭以來,莫斯科較以往更公開積極支持北京對台灣的領土和主權主張,俄方迄今實際上尚未就北京對台動武表達強力支持。

麥爾文分析,莫斯科瞭解亞太區域爆發戰爭足以對領土橫跨歐亞的俄羅斯構成負面影響;此外,莫斯科不會樂於直接涉入美中軍事衝突。

不過,一旦台海爆發軍事危機,麥爾文指出,研判中方將尋求俄方支持,但恐怕不會是直接的軍事支援,而是預期莫斯科將「在太平洋北方採取更強勢獨斷的作為,以牽制美軍」,或者強化俄方在歐洲的活動,以降低西方陣營支援太平洋戰場的可行性。

此外,北京會預期莫斯科在情報、外交、能源和經濟領域提供支援。

儘管多位專家認為台海衝突對莫斯科弊大於利,原因包括一旦中國經濟遭遇重大衝擊,這對受國際制裁影響而在經濟層面日益對中依賴的俄羅斯恐怕不是好事,部分專家另有不同看法。

集權政權及其社會對「國家利益」的定義與自由民主政權往往有明顯差異,由此衍生對何謂國家「合理行為」及如何進行「風險管控」有不同認知。

儘管誤判烏克蘭的抵抗意志與能力,並按過往非法占領、實質控制和兼併喬治亞、烏克蘭、摩爾多瓦等周邊國家領土的經驗判斷西方將再度「軟弱」,面對西方國家一再警告將實施強力制裁,莫斯科去年在決定發動全面侵略之際顯然未將本國民眾福祉納入考量,更對自身突破、抵抗經濟制裁的能力具十足信心。

歷史經驗顯示,在特定情境與當權者操作得宜的情況下,西方的反制措施恰好可坐實集權政權當局的「反西方」及「受害者」論述:「西方就是要和我們作對、見不得我們強大」。

一名熟悉俄羅斯安全及外交單位文化的消息人士表示,莫斯科已多次在國內公開宣稱俄羅斯正在與所謂全體西方陣營、而不只是與烏克蘭作戰。台海情勢一向是俄駐中使館關注議題之一,而隨著去年2月以來俄羅斯對外軍事與外交戰線擴大,考量台灣是國際衝突潛在熱點,莫斯科確實可能加強駐中相關人事部署。

另一方面,有鑑於俄羅斯安全情報和軍事單位之間長期以來的權力鬥爭,SVR或許有意藉台海議題凸顯自身「用處」,以提升影響力、爭取更多預算等資源。

一如部分俄羅斯中國事務專家的看法,這名人士認為北京對莫斯科的真實態度可以「蔑視」形容,莫斯科難以對北京發揮影響力。儘管如此,這不必然意味莫斯科沒有藉機生事的意圖、泱泱大國長期維持「小夥伴」地位顯然也不會讓莫斯科感到光彩。因此對於區域內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各界仍不宜掉以輕心。

受國際制裁影響,能源大國俄羅斯日益依賴對中國出口天然氣等石化燃料賺取收入。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近日援引俄方消息人士說法報導,中方不願投資連接俄中的新天然氣管線「西伯利亞之力2號」(Power of Siberia 2),並建議俄方自行負擔所有建造費用,金額以數百億盧布計。此外,針對既有的天然氣交易,中方向俄方要求更大幅度的折扣。

消息人士告訴「南華早報」,北京十分清楚自己可以大開條件、明顯較莫斯科具談判優勢。

路透社9月援引俄羅斯政府財政內參資料報導,透過2019年啟用的「西伯利亞之力1號」管線供應的天然氣今年對中國的平均售價預計為每1000立方公尺297.3美元,明年更將下降至271.6美元。

相較之下,同樣的供應管線,歐洲國家和土耳其的平均採購價格今年和明年預計分別為501.6美元和481.7美元;中國的平均採購價不到歐洲的60%,採購量卻至今不超過俄羅斯對歐輸出高峰期的15%,難以彌補俄羅斯在歐洲市場的損失。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