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台灣基進專欄》國軍改革系列二:去黃埔清共諜,建立台灣國軍新文化

圖片來源:截自台灣基進臉書

根據高檢署官方資料統計,光 2015 年至 2020 年間,至少有 222 件共諜案,其中許多案件與退役軍官運用過去軍中人脈,並協助發展共諜組織有關。除此之外,國防部近期對共諜議題與修法議題怯懦退縮,相比之下卻對日媒大加撻伐,台灣基進認為,根源就在國軍的認同與傳承。

尤其,陸軍系統中所謂的黃埔精神,與中共解放軍系出同源,都是中國民族主義,因此,只要國軍仍持守「黃埔精神」,軍隊國家化仍是遙遠的理想。

軍校生從入學開始就不斷被灌輸「黃埔精神」

至今為止,無論軍種,所有軍校生都要到位於高雄鳳山的陸軍官校參加「三軍六校」聯合入伍訓,從踏入營區第一刻起,觸目所及「今日我以黃埔為榮,明日黃埔以我為榮」精神標語,到校歌、校訓與軍歌,不斷灌輸所謂「黃埔精神」。然而令人納悶的是,出生、讀書生活在台灣,受訓在高雄,遠在中國廣州的黃埔,與台灣人有何關係?

官校教官日日複誦,黃埔是陸官建校起源,「犧牲、團結、負責」是軍人的中心思想,要砥勵「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三不怕,要奉行「不要錢,不要命,愛國家,愛百姓」的信念,要「為總理、為主義、為革命」而負責、團結與犧牲。如今卻見「大學長們」出現在中國統戰場合,因個人利益出賣國家利益。這是「黃埔精神」嗎?還是因與中國解放軍系出同源,所以黃埔精神是「要錢、要命、愛中國、愛自己」?

黃埔建軍史就是國共合作建軍史,「黃埔精神」成為統戰最大破口

近期多起共諜事件,包括向姓陸軍上校身穿軍服、手持「投降承諾書」的案例,並非首次出現。而共諜新聞原本應該是非常嚴重的國安危機,然而面對質疑,國防部卻總以「會加強保防工作」等制式回應搪塞。事實上,目前軍方的保防工作,卻常常只管下不管上。焦點放在中層、基層官兵,以刻板、繁瑣的行政工作來壓縮官兵精力。相對而言,中高階將校卻不用面對保防措施,甚至無視規範還能不用擔心後果。
從歷史來看,黃埔軍校是在蘇聯支持之下成立的,接受培育的青年軍官則國民黨、共產黨皆有,周恩來甚至還出任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稱得上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
國共分家後黃埔精神仍持續被共產黨用作藉機發展、吸收壯大的媒介,從「黃埔軍校同學會」、「延安黃埔同學分會」直到現在的「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從團結反共到「甯共毋獨」,懷抱黃埔軍魂的將官們打算促成再一次的國共合作、引進中國勢力,混淆軍中國家認同及阻撓台灣國防發展。

台灣基進主張:

根據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於 2022 年 11 月所公佈的民調報告指出,若遭遇中國軍事攻擊,65% 的台灣人有保家衛國的意願,相關意願更具體展現在 74.4% 的台灣人支持恢復一年義務役。但國防部有無銜接抗中保台的民意?先不說在國軍高層的守舊作風之下,部隊的戰訓品質堪憂;也不說所有役男都心知肚明的中華民國軍隊虛應故事文化;更根本的是,以中國民族主義為核心的黃埔認同,如何作為台灣的建軍精神?

  • 國軍轉型正義,革除「黃埔精神」,建立台灣國軍新文化。
    為完成國軍文化改革,首要之務是徹底進行國軍的轉型正義工程,實行「去蔣化」。根據 2021 年促轉會資料,軍校尚有 26 座蔣介石銅像、3 座蔣經國銅像,國防部則轄有 260 件蔣介石銅像等威權象徵。不只標誌蔣氏威權的幽靈仍籠罩國軍,膜拜屠殺台灣的屠夫,將陷部隊台籍子弟難堪;部隊尊蔣,不是飲水思源,而是威權、殖民,是滿足高階將官的中國黃埔認同。
    呼籲軍方應進行轉型正義,拒絕黃埔,打破軍中上下階層的國家認同分歧,不再認敵做父,成為真正屬於台灣人的軍隊,為保衛家園努力。
  • 強化各軍種官校在地化歷史與特色,建立及強化國軍將領與軍官對台灣的認同。
    在確立台灣認同方面,國軍須全面「去黃埔」。黃埔須全面退出陸軍官校校訓、校歌、校史,強化各軍種官校在地化歷史與特色;捨棄論資排輩的黃埔正期班號,改以鳳山、岡山與左營等軍校所在為班號,重新打造屬於台灣的本土軍隊文化。
    此外,
    台灣有必要效法美國西點與維吉尼亞軍校,重新建立屬於台灣精神的軍校,軍人信念理應落實為「責任、榮譽、國家」,才能重新建立屬於台灣本土的軍隊傳統。

    台灣的建軍,不需黃埔遺緒,更要轉型為台灣共同體的新軍。

圖片來源:截自台灣基進臉書

原文出自台灣基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