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王輝生專欄》昭雪老子的千年沈冤

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老子在《道德經》說「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聖人雖然置身人後,反而,結果是超乎人前;雖然置生命於度外,反而,結果是生命獲得保全,這不正表示聖人的無私嗎? 故終能成就聖人的私心。

『非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這句話被誤會為老子的「無私」是假意、而「成其私」才是真心。因而,老子被斷章取義者,誤認為是一位工於心計的陰謀家,二千五百多年以來,始終沈冤未雪。

左右中國文化的諸子百家,不外儒釋道三家。

儒家的「儒」字:(需人)是指社會所需要的人。儒家聖人的標準是:心外求法、向外馳求知見,博學多聞,學而優則仕,以「經世致用」為目的。

清代孔子畫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佛家的「佛」字:(弗人)不是凡人、是世外之人。佛家的聖人標準是:心內求法、以明心見性為目的。空我、空法、空空、三空及第、四大皆空,無我無法、無知無得,牠是證悟真如的覺者-佛菩薩。

道家的「仙」字:(山人)是少私寡欲、見素抱樸的閒雲野鶴、也是寄情山水的仙人。道家的聖人標準是:道法自然、以復歸於無極為目的。牠是返璞歸真的真人、也是無私無欲的仙人。

儒家是心外求學,故「為學日益」,知見私欲日益增進;佛家及道家都是向內求心,故「為道日損」,偏見私欲日益漸少。「知見私欲」愈多、則「離道」愈遠,反之亦然。

所以,若用儒家正向觀點的有為法去銓釋,老子反向思惟的無為法,將治絲益棼、理不出頭緒。

惟有運用同樣「心內求法」的佛家空觀思惟,才能了悟道家「致虛極、守靜篤」的意境,也才能圓滿詮釋老子「以無私成其私」的真諦,才能讓蒙塵二千五百多年的老子,含冤得雪。

敝人才疏學淺,亦非佛門中人,為了昭雪老子的千年沈冤,自不量力,小心翼翼地引用《佛經》的經文,深怕,若與經義有所出入,誤解如來真實義,將罪不容赦,因為誤會經義、曲解佛說,形同謗佛。

佛家說,天地萬物都是因緣所生,空無自性,緣來則生、緣去則滅,所以,天地也會有天災地變。

但,道家認為,天地善利萬物而不為主、故幾於「道」(幾乎等同於『道』),而且,天地不自營己生,故能長生。天地並非為了長生,才矯情地不自營己生。天地即源於永恆的道、又幾於道,而道法自然,故天地的運行,都是自然而然、無造無作,法爾如是。

所以悟道的聖人,效天法地,當面臨攸關利益的糾葛時,在爭先恐後的人潮中,聖人自然而然地謙虛退讓、甘居人後,不與人爭,卻,出乎意料之外,反而發生位列前茅的結果;當面對險境,衆人退縮不進時,聖人自然而然地義無反顧,置生死於度外,奮不顧身地身先士卒,但,反而得到全身而退、保全生命的佳果。

聖人之所以「後其身」,並非為了陰圖「身先」,「外其身」也不是為了權謀「身存」,完全是法爾如是的自然反應。

因為聖人心中沒有「先」「後」或「存」「亡」等分別心。故老子說「聖人常無心」,也就是佛家所說:「無所住而生其心」,緣來則應。

至於聖人最終為何得到「身先」或「身存」的結果,依道家的說法,那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自然體現;依佛家的說法,這是「因果循還、報應不爽」的自然結果,並非聖人之所能預料,更非聖人「後其身」及「外其身」的初衷及目的。

因為聖人沒有產生「有住」的私心,即佛家所說的「無所住而行於布施」(布施而無布施相、無受者相、亦無施物相),施恩不望報,所以才能够成就他符合自然大道之至私。

也就是《陰符經》所說:「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即天道的至私、用在人道上就是至公,也就是俗稱大公無私的意思,在此境界中,至私無私就是至公無公。

源自中國古文的日文,其「私」字、就是中文的「我」。故「無私」即「無我」。

所以,可將此句『非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解說成:「這不正顯示了他的「無我」精神嗎? 故終能成就其『真我』」。

『真我』就是無我之我,它是超越「我」與「無我」的境界。也就是李登輝前總統所說的「我是不是我的我(我是無我的我)」。

佛家的「無」不是沒有,而是指「妙有真空」,即,妙有非有是真空、真空不空是妙有。

所以「無我」不是沒有「我」,而是「妙有真空」中的妙有(妙用無窮)。

在真空中沒有「我」也沒有「無我」、它是超越「我」與「無我」的境界,這就是「真我」或稱「大我」。

道家的聖人,效天法地,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當私欲愈少則離道愈近,故老子說「為道日損」,悟道的聖人以復歸於無極、復歸於嬰兒般的赤子之心為目的,悟道者就是已經返璞歸真的真人、也是無私無欲的仙人。

所以,老子所說的聖人「無私」是無為的無私,也是自然而然、無心的無私,絕非為了圖謀所謂的「成其私」或妄得聖人的虛名,而矯揉造作的「無私」。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