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天熱無處可躲 都市熱島及郊區臭氧衝擊生活

圖片來源:芋傳媒

天氣愈來愈熱,民眾足不出戶,城市裡增加空調可能會造成「都市熱島」現象再提升。此外,學者觀察,郊區臭氧濃度反較都市裡高,持續的高溫可能加速這種現象發生。

世界氣象組織 10 日公布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今年 7 月初是地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週。聯合國秘書長說,這表明氣候變遷已失控。

全球高溫,都市熱島的影響讓人更不願出門。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告訴中央社記者,都市熱島是指都市中心因為柏油及建築材料蓄熱、空調排熱,及氣流受阻,使氣溫高於郊區的現象。

林子平認為,都市熱島造成人不出門,室內活動愈來愈多,出門也是找有冷氣的地方,空調耗用就會增加,造成用電增加、戶外熱壓力上升、空氣品質惡化等問題。倘若生活型態只待在室內,室內換氣差的情況下,對人也會有不良的影響。

林子平長期推動「讓路給風走」,如果有一片公園,但旁邊都是建築物包圍,仍然吹不到涼風,降溫效果仍有限,風廊是長期的政策,需要靠都市規畫、建商設計來改善。短期來說,林子平表示,如騎樓、行道樹遮蔭等空間規畫比較重要。

除了都市熱島的情況外,郊區似乎也變成空氣污染的影響區。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治達團隊透過「集成混合空間推估模型」,發現郊區的臭氧濃度反而比都市還高。

吳治達告訴中央社記者,以台南為例,在南化、關廟、左鎮等較為郊區的區域,植被覆蓋率較高,因海風將沿海工業區、城市交通廢氣中的氮氧化物等空污吹向森林,與森林所釋放出的異戊二烯(揮發性有機物)結合,就會產生臭氧。

「這也打破許多人的印象」,吳治達說,原以為遠離都市後空氣會比較清新,但反而接觸到較高濃度的臭氧。對人的影響可能包含頭暈,甚至可能會造成心血管等多種疾病風險的上升。

吳治達認為,隨著天氣愈來愈熱,溫度升高、紫外線增強,都會加速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結合,讓臭氧濃度加速增升。

吳治達提到,現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已加強工廠空污、汽機車廢氣減排相關政策,進行臭氧的源頭減量。另外,他的團隊也正在研究,在台灣原生樹種中,是否有排放較少異戊二烯的原生種,可做為未來植栽參考。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