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前外交部次長顧凱傑最近撰文,披露印度政府早年在台灣海峽危機期間為促成停火,穿梭美、中兩國外交斡旋,提出台灣放棄金、馬換取台海停火的構想,最後因三方互不信任而未竟成功。
顧凱傑( Vijay Gokhale )曾出任印度台北協會會長及印度駐中國大使, 2018 年至 2020 年接任印度外交部次長,之後退休,現為「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印度分會( Carnegie India )的非常駐研究員。
他最近撰寫題為「下一場台海危機爆發前,印度該做什麼?」( What Should India Do Before the Next Taiwan Strait Crisis ?)的分析文章,刊登於卡內基印度分會的網站上,依據外交檔案,回顧印度在 1950 年代台海衝突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台海和平與印度的關聯。
顧凱傑寫道,印度獨立後與南京政府建立關係,但 1949 年國民黨潰敗,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 Jawaharlal Nehru )認為國民黨已無力回天,於是對可能接管中國的中國共產黨政權擬出 4 個外交選項:拒絕承認、實質承認、有條件法理承認以及完全法理承認。
印度徵詢英國的意見,英國政府認為,不承認中國共產黨政權將損及西方國家在中國的利益,美國則是於 1949 年 10 月提醒印度勿做倉促決定,因為中國共產黨政權未必願意繼承中國的國際義務。
但尼赫魯相信,美國的立場終究會軟化,而於 1949 年 11 月 17 日決定完全法理承認中國共產黨政權;同年 12 月 30 日,新德里與台北斷絕關係,成為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非社會主義國家。
顧凱傑分析,印度政府當時權衡利弊,相信與鄰居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符合印度的長遠利益及當時的亞洲地緣政治局勢。
他寫道, 1954 年第一次台海危機在金門爆發,尼赫魯於同年 10 月在北京會晤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毛澤東稱美國與蔣介石正利用離島傷害中國,尼赫魯推斷,中國共產黨主要對台灣控制的離島感到芒刺在背,因此解決離島問題或許能避免一場更大的衝突。
在此思維下,尼赫魯政府於 1955 年和 1958 年的兩次台海危機中,均曾就台灣放棄金、馬以換取台灣海峽停火的構想,在美、中兩國之間進行斡旋,但都因美國不信任印度、中國猜疑印度而未能收效。
印度為促進與台灣之間的經貿交流, 1995 年與台灣互設代表機構。同年第 3 次台海危機爆發,由於才剛在台灣設點,新德里為降低政治敏感度,這次選擇保持沉默,以免落入中國口實。
此後,台印度經貿關係穩定發展, 2003 年印度開始派遣在職外交官駐台,雙方多年來也簽署避免雙重課稅、民航通航以及投資保障等諸多協定,台灣的南向與新南向政策,進一步提升了與印度的交流。
顧凱傑也寫到, 1949 年印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時,文件上全無提到所謂的「一中政策」;中國直到 1996 年才首度對印度提到「一中政策」,原因可能是為確保印度在台灣設點,雙方交往不會擴大至政治層面。
1996 年至 2009 年期間,印中之間至少 4 次在雙邊或聯合聲明中提到「一中政策」,但自 2014 年莫迪政府上台之後,認為中國並不尊重印度的主權,因此公開宣布除非中國承認「一個印度」,否則印度不會再提「一個中國」。
顧凱傑寫道,依前兩次的台海危機來看,早在 1950 年代,印度就已把主權議題與台海和平分開看待,「台海之事即印度之事」( what happens in the Taiwan Strait is India ‘s business )的政策得到確立。
他在文中說,直到今日,這項政策依然適用,因為台海一旦爆發衝突,勢將影響印度的安全與經濟。而印度政府作為印太地區重要國家,應設想如何出力緩解緊張、避免戰爭,並儘早擬定對策以因應萬一情勢失控爆發戰事的情況。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