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台灣都會河川已受到微塑膠污染,河川中微塑膠量與人口密度正相關,在雨水下水道周圍的水域中,微塑膠含量最高;建議政府能持續監測,並建立相關措施、管制標準。
由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孔燕翔( Dr . Alexander Kunz )、台灣大學與成功大學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受國科會補助,在 2018 年與 2021 年分別在淡水河與台中烏溪流域進行微塑膠採樣調查,實驗結果近期發表於國際期刊「環境污染」(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孔燕翔今天於記者會中表示,從淡水河與烏溪的調查,證實台灣的都會河川已受到微塑膠的污染,微塑膠的量與人口密度和土地使用有顯著相關。
研究團隊 2018 年在淡水河水域中,運用虹蝠網( manta net )共採集 680 .5立方公尺的水樣,平均每立方公尺有 24 .6個微塑膠。為進一步了解微塑膠污染量的可能成因,擴大採樣點位, 2021 年在台中烏溪流域共 41 處採樣點取了 1051 .4立方公尺的水樣,平均每立方公尺有 12.6 個微塑膠。
進一步分析,在台中的山區和河川上游採樣時,幾乎沒有發現微塑膠的存在;但當進入台中市區外圍、人口密度開始變高的區域時,微塑膠的濃度亦隨之增加;台中市的都會區和工業區時,在雨水下水道周圍的水域中,微塑膠的含量最高;在大里溪口採集到最多的微塑膠。
孔燕翔指出,此次採集到的微塑膠大部分( 71 %)小於 1 公釐,研究團隊推論應來自生活中,經由人類活動產生排入河川,而非塑膠製品在河川環境裡碎化成微塑膠。
,主因人類各式行為而磨損、破碎或脫落所產生的微塑膠,經由雨水下水道進入河流,隨著河川流經市中心區而增加,最終進入海洋。
孔燕翔說明,微塑膠指的是粒徑小於5公釐的塑膠碎片或人造纖維,主要的來源包括日常生活、道路、工業與自然崩解;近來發現微塑膠已無所不在,從空氣、土壤、甚至是聖母峰到深海,許多動物和人體內也發現微塑膠。
孔燕翔提到,根據研究,人類會從飲食與呼吸攝入微塑膠,估計每天從飲食吃下 106 至 142 個微塑膠,甚至每 10 公克排遺有 20 顆微塑膠;微塑膠的量與生活方式、地區、年齡與性別有關,平均每週約0.1至5公克。
孔燕翔強調,由於微塑膠會吸附環境中的有害物質,許多研究已證實微塑膠會影響生物的生長和新陳代謝,以及對器官造成損害。
研究團隊建議,先移除環境中塑膠垃圾,持續監測很重要,雖然已知與人類活動有關,但究竟是生活還是事業污水仍需再進一步確認;呼籲政府能建立相關措施、管制標準。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