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前外交部高層官員今天在一場研討會上指出,「四方安全對話」另3個會員國的領導人在 G20 峰會上與中國恢復接觸,印度應與台灣檢視如何在印太區域的框架之下,深化彼此關係。
這場題為「印太地區與印度台灣關係」的研討會,是由尼赫魯大學( 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國際問題研究院與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處共同舉辦。
印度前外交部次長席保( Kanwal Sibal )在主題演說中指出, 20 國集團( G20 )領袖峰會登場前夕,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議,美國開例之後,澳洲總理艾班尼斯( Anthony Albanese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及多名西方陣營領導人,也先後與習近平會談。
他說,印度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 )因印中邊界爭議尚未解決,而未與習近平會唔,雖然兩人在峰會歡迎晚宴上短暫握手致意,但那也只是因為印度接任 G20 輪值主席國,將來兩國將有很多互動。
席保認為,雖然美國正對中國施行科技阻絕,但從整體貿易數字來看,美國經濟很難與中國脫鉤,如今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緩和,兩國貿易額可能進一步飆升,日本、澳洲是否會賭上經濟前景與中國脫鉤
,有待觀察。
他說,根據「四方安全對話」( Quad )另外3國對中國的態度,印度與台灣應預想未來的安全情勢變化,並檢視如何在印太區域的大框架之下,深化彼此關係,例如進行海岸防衛隊培訓、國會議員互訪,以及增加經貿往來。
席保也提到,美國已認定中國為最主要的對手,中國急於突破第一島鏈,拿下台灣就可避免與日本爆發直接衝突,因此不可輕忽中國對台灣的意圖。
他並警告,美國若在台灣議題上採取「戰略模糊」立場
,中國勢將模糊應對,這將升高局勢的「不確定性」;美國底線不明,印度也很難在台灣議題上作「更前進」的表態。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指出,基於國際政經局勢的改變,經貿關係也應納入經濟安全、經濟韌性、供應鏈風險分散等考量。
徐遵慈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政府應更積極、有系統地引進台灣半導體、電子、石化、紡織及製鞋等廠商
,以形成聚落與供應鏈,具體做法可以包括儘快洽簽台印度自由貿易協定。
國防安全研究院代副執行長沈明室認為,中國在台灣海峽、南海等議題尚未解決之前,不至冒然在中印度邊界發動戰爭,目前對印度仍傾向採取「切香腸」戰略。
他提醒印度慎防中國分化印度與美國的關係,也提及台灣在半導體及晶片發展、華語訓練及解放軍研究、資訊科技日常應用、關鍵設施保護,以及農業技術援助等方面,都能協助印度。
這場研討會由尼赫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謝鋼( Srikanth Kondapalli )主持,駐印度副代表陳牧民
、多名館員、來自台灣的研究員,以及印度學者、智庫專家以及退休軍官實體與會。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