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居民籲履行開發 貫穿遺址史前館盼尋替代方案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東火車站後方聯絡卑南遺址公園的 15 米計畫道路 30 年來未興建,居民希望履行當初承諾開發;史前館回應,因計畫道路貫穿考古現地遺址,希望集思廣益尋求替代方案。

卑南遺址公園內「考古現場」挖掘露出的現地遺址是距今3500年前卑南文化大型聚落布局與家屋結構,是國內少數珍稀聚落型考古遺址。圖片來源:中央社

 

卑南文化公園附近逾 200 名居民最近向總統府、行政院、台東縣政府及台東議會等遞送陳情書,要求政府履行當時預留 15 米道路承諾,興建道路,讓失去 30 年的火車後站繁榮起來。

民眾代表林宜山接受媒體聯訪表示,1993 年間興建台東新站時,居民期望原來規劃後站為住商用地,台東後站可望繁榮起來,未料後站發現卑南遺址,後站土地被徵收為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用地,還計畫幾條大路往車站及市區,然史前館並沒有依計畫建館於此,而改興建今卑南文化公園,變更該區幾條主要聯外道路計畫。

當地居民 1994 年間群起抗議當時政府徵收理由與事實不符,時任縣長陳建年邀請史前館籌備主任陳義一與農民協調,答應居民陳情改道後的新設道路預留寬 15 公尺路基。

林宜山說,時隔近 30 年,台東站成為一個沒有後站的火車站,後站現在依然蕭條,令居民十分憤怒;被徵收土地農民有受騙感覺,當地居民最近發起陳情,要求政府履行當時承諾,還農民財產的損失。

史前館發布新聞稿回應表示,史前館於籌備時期雖有就地興建遺址博物館的討論,但由於地下遺址文物保存安全考量,經專家學者評估實不適合於原址興建大型建物,故規劃為遺址公園。

民眾所指的計畫道路貫穿卑南遺址公園內「考古現場」戶外展示場,考古現場挖掘露出的現地遺址是距今 3500 年前卑南文化大型聚落布局與家屋結構,是國內少數珍稀聚落型考古遺址,是卑南遺址重點保存區域,具有重要文資價值,因此台東縣政府將其納為列冊遺址,值得國人重視及共同戮力保存,開闢道路牽涉很多單位,因此希望尋求更好解決方案。

「考古現場」吸引相當多對於考古有興趣的民眾前來參觀,成為卑南遺址上最具特色景點。時至今日,發掘坑內史前家屋基礎遺構已完整呈現,估計遺構下方尚有埋藏,為不破壞聚落遺構現象,目前雖已暫停發掘,但保留出土遺跡已透過天橋串聯至月形石柱,透過解說導覽、展示解說牌、以及相關推廣教育活動,持續讓民眾、遊客親近遺址。

史前館表示,卑南遺址公園自 1994 年起籌設、 2001 年開園至今,陸續完成卑南遺址文物展示廳、考古工作室、史前聚落遺構現地保存展示、原住民家屋復建展示、卑南族少年會所及遊客服務中心等設施,博物館營運所需服務等功能皆齊備。

有關原住民族傳統文化展示及環境生態復育亦是卑南遺址公園經營重點,多年耕耘已見成效,與附近社區部落合作祭儀文化復振及環境教育等皆獲肯定, 2022 年並獲環境教育場所評鑑優異,平日更為民眾晨昏散步運動、觀眾徜徉於森林之間絕佳場域,符合徵收土地的理由與使用事實。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