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馬克宏傳規劃20大後訪中 專家:釋放錯誤訊息

法國總統馬克宏。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法媒 27 日引述外交消息來源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正規劃 11 月訪問中國並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盼成為台美中的協調者。歐中關係專家巴爾金認為,上述時間點造訪會釋放錯誤訊息,歐洲不該如此天真。

香港「南華早報」7 月報導,中國當局邀請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在內的歐洲領袖於 20 國集團( G20 )印尼峇里島峰會後訪問中國;後來陸續有數個消息指出,馬克宏計劃於 11 月 G20 峰會前後三度造訪北京。

法媒「重點週刊」( Le Point ) 27 日報導,一個外交消息來源證實訪問行程確實正在規劃中。根據馬克宏身邊親信表示,今年夏天馬克宏就私下表明會晤習近平的意願,且若印尼峰會期間無法舉行雙邊會面,他可以造訪中國。

中國邀訪時機非常敏感,恰為中共第 20 次全國代表大會( 20 大)後。 20 大將於 10 月 16 日揭幕,習近平預計取得第3個任期。據南華早報引用法國高階外交官的說法,「針對如何處理這份邀請,巴黎內部出現激烈爭辯」。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否認邀請,說是「假消息」。

中國和歐盟關係從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開始後一路惡化。 2021 年 3 月,為報復歐盟因維吾爾集中營制裁中國負責官員,北京也對歐盟議員與歐洲機構祭出制裁,雙邊關係跌至谷底,馬克宏前兩年因此未能如願進行年度造訪。

馬克宏第一任期與美國時任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不睦,導致跨大西洋聯盟一度失去動能。過去一年由於疫情與俄烏戰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起死回生」,美、法極力彌補嫌隙。美國 26 日更宣布拜登將於 12 月 1 日在白宮接待馬克宏,這是拜登上任以來,首次有外國元首對美國進行國是訪問。

然而重點週刊指出,對法國而言,彰顯戰略自主仍是外交主軸,也是造訪中國的主要目的。另一個目的,則是希望在台海緊張局勢中扮演調解者的角色。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 GMF )歐洲與中國關係專家巴爾金( Noah Barkin )指出,連年無法訪中,馬克宏渴望出訪,尤其現在因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Nancy Pelosi )訪台,美中關係緊張升級,「很多歐洲領導人都擔心台灣議題…希望透過與習近平談話緩和局勢並減少意外發生的風險」。

巴爾金 18 日於推特貼文指出,馬克宏與德國總理蕭茲( Olaf Scholz )可能於 11 月分別前往中國。他分析,法德領導人也想藉機提醒習近平,中國在俄烏戰爭對俄羅斯的支持是很大的問題;若北京繼續,將會影響歐中關係。

但對歐洲領袖的訪問,巴爾金提出擔憂,表示「在中共 20 大之後造訪北京將會釋放錯誤訊息」。習近平這時發送邀請函的動機很明顯:展現中國在世界都有朋友,特別在歐洲,且這些外國元首特別在他3度連任領導人後前來中國致意。

巴爾金質疑,很難理解出訪中國的急迫性,因為他們大可在峇里島會晤習近平,並規劃未來馬克宏和蕭茲的聯合出訪,「而非在 20 大後急著趕過去」。

重點週刊報導,歐洲理事會將於 10 月 20 日討論應對這場外交佈局的策略。巴爾金指出,已有東歐國家擔心法、德的俄烏戰爭立場不夠堅定,「法德元首的北京之行勢必引起東歐不滿」。

巴爾金擔憂,面對北京關係,歐盟過去 3 年來致力打造更清晰一致的外交策略,馬克宏也在 2019 年說歐洲對中國已不再天真,「但這趟出訪很可能會讓歐洲再度顯得天真」。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