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莫羽靜專欄》如果戰爭發生了——平民的自救準備

圖片來源:中央社

平民如何面對戰爭下的生活

當面對不穩定的世界局勢,許多人會感到焦慮,在疫情的席捲全球與烏俄戰爭爆發的當下,中國無時無刻以武力和各種形式威脅台灣生存,不禁也讓人擔憂,如果戰爭發生了,我們能做什麼,又該做什麼?

原有的社會與公共設可能施呈現失能與中斷,自來水供應、電力供應、汽油供應、醫療供給、網絡連線,都有可能中斷,社會可能不會像原本你想像的那樣運行,甚至連貨幣都無法正常使用,更別說提款機與信用卡,因此如何學會在這種情況下維持生存能力,就是首要的課題。

 

生存物資管理

乾淨的水源是生存的重要關鍵,要維持正常生理機能,每天需要至少 2 到 3 公升的水,物資上可分成兩類,一種是可立即使用的乾淨儲存水,另一種則是濾水設備,由於可能被迫需要移動到安全地帶,龐大的生存用水難以運輸,因此濾水設備的重要性是絕不可忽視的,便攜型的登山濾水器,一組濾芯就能確保一個家庭至少一個月的生存用水,考量必要時可能無法及時煮沸飲用水,可以另外準備淨水錠,遭遇物資缺乏的極端情況,碘酒、食用醋、碘片,可以做為克難下的替代品。

每人至少要有足夠供應 15 天份的食物,一人至少需要儲備 2 萬大卡的食物,才能在第一波衝擊後,有餘裕應對訊息萬變的災難現場,同時這個數量的乾糧,也是能夠隨身攜帶的份量。

以生存便攜為最優先考量的情況下,壓縮餅乾與戰用口糧,搭配高含糖的巧克力、蛋白質能量棒,是最能節省重量的組合,甚至一般成年人就可以輕鬆背負 2-3 人生存 15 天所需的份量,一般人所認知的泡麵、罐頭,反而不是最佳選項,尤其硬式罐頭類大多高鈉高鹽高油,在缺乏加熱能力和可食用水時,適口性、重量、體積都相對於其他即食食品有更大缺陷。

 

災難下所需的物品與衣物

應急常備藥物,其中必須包括 75% 以上酒精、碘酒、消炎、止痛、抗生素、繃帶、紗布、生理期用品、人工皮和個人疾病所需藥物,這類物資很難在當下臨時取得,甚至跟口糧食品一樣會成為硬通貨,超過 72%酒精濃度的白酒也可以充當藥用酒精使用。

衣物以全天候防寒防風保暖為前題,另外可以準備多件雨衣、多雙耐走的安全鞋、頭燈、哨子、刀具、童軍繩、地圖與指南針、多個打火機、睡袋、防寒墊、收音機、電池、車用充電器、行動電源。

 

盡可能遠離軍事衝突點

非戰鬥人員涉入軍事衝突,只會造成額外的人力消耗,平民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卻保自己的生存,並且有餘力時協助救助與秩序維護,以台灣為例,主要的衝突地點以最容易實施登陸戰的為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其次是宜蘭、嘉義,而擁有許多中央層級行政機關的雙北,則是最容易遭受到首波導彈襲擊。以目前對岸部屬的中短程彈道導彈、陸基巡弋飛彈數量,總和僅有 1000 多枚,光對全台 60 多個重要軍事基地進行飽和攻擊,都遠不足以癱瘓我方空勤戰力。更遑論攻擊民用設施,這之間還不考慮敵方飛彈精準度與良率問題,還有我方擁有世界前三名的飛彈攔截防空系統。

因此如果在這些可能的軍事衝突點附近,僅需盡可能遵照指示進行防空躲避,或以省道、鄉間小路往周邊衛星城鎮疏開,其餘非軍事衝突地區,則往該地防空設施躲避即可,多餘的移動反而會影響我方部屬和承擔額外風險。

平日閒暇時,則可以針對急救救傷課程、消防課程、各式車輛駕駛執照,進行進修與考取執照,為災難來臨時預先準備,你不只能拯救自己的家人,更可以為其他人做出貢獻,而越多人有這樣的準備,能大幅提升整個國家應對重大壓力下的作戰能力,又或者是更有餘裕的處置複合性災難,有效率的減少傷亡。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