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非現役護理師投身注射隊 連做夢都在打針

圖片來源:中央社(護理師紀懿芸提供)

疫苗注射護理隊1

一群離開第一線的護理師自願加入注射國家隊,共同締造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預防接種紀錄,他們注射此生最多針疫苗,連做夢都在打針,有人因此改變志向,全職投入預防注射行列。

去年5月母親節過後, COVID-19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爆發社區流行,疫情緊繃,人心惶惶,紀懿芸透過臉書( FaceBook )看到醫院朋友堅守崗位辛苦抗疫,又是敬佩又是揪心,同時不免感慨自己幫不上什麼忙。

民眾期盼盡快打疫苗獲得保護抗體,隨著疫苗陸續到貨擴大供應,去年 10 月中旬,台灣的 COVID-19 疫苗以每週破百萬劑的去化速度,進入預防接種史上的高峰,這項大規模任務,體現在一場又一場的千人、萬人伸出手臂,一站又一站的疫苗接種站,非常需要醫療人力。

紀懿芸在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無意中在網路上看到衛生福利部招募離職護理師投入疫苗注射服務,她想著自己才 30 多歲,打針等護理功力沒有生鏽,可以盡一己之力,於是在丈夫支持下,5 月中就報名加入注射護理隊。

「這是我此生打最多疫苗的一段時光,」紀懿芸說,「到現在參加超過 40 場接種任務。」單單她一個人平均一天就必須施打出多達 300 至 400 劑 COVID-19 疫苗。

紀懿芸幾年前辭去亞東醫院加護病房的輪班護理工作,改去學校當校護,以便照顧家庭。去年8、9月間,她支援衛福部台北醫院,站上疫苗接種現場,雖然辛苦,但對她來說,注射護理隊是暖心、有成就感的地方。

曾經有一名來接種 COVID-19 疫苗的乳癌婦人,掀起左臂膀準備注射,紀懿芸卻發現婦人肩下有一排水泡,關心一問才知道婦人此處放了 4 年人工血管,前陣子取出,顯然傷口處理不善,導致傷口處不斷冒泡。

紀懿芸說,當天現場等待接種的民眾並不多,她替婦人注射疫苗後,便「雞婆」地幫婦人換藥,舉手之勞,卻讓婦人深深感動,注射結束離去後,又折返回到接種站,特地送了一杯咖啡答謝紀懿芸。

在注射護理隊中,有感動的淚水,卻也有令人不愉快的摩擦。紀懿芸感慨地說,去年 9 月底發生誤打未稀釋 BNT 疫苗事件後,接種站明顯感受到氣氛怪怪的,甚至有些民眾開口就是咄咄逼人,給護理人員帶來莫名壓力。

某一天接種站來了一名年約 50 幾歲男性,明明施打無需稀釋的阿斯特捷利康( AZ )疫苗,卻對著準備打針的紀懿芸質問 AZ 疫苗是否有稀釋,紀懿芸感覺這名男子語氣不友善,心裡一陣不適,僅回覆沒有稀釋,不願多解釋,這名男性當場發飆,最後改由其他人員協助施打。

原以為插曲以衝突收場,不料故事未結束,這名男子的妻子隔週到同個接種站,碰巧也由紀懿芸執行注射,打完針後,這名婦人禮貌道謝並稱讚紀懿芸人真好,突然話鋒一轉,提到丈夫與接種人員吵架,婦人沒有責備紀懿芸,反而笑著說,「我老公講話就是那樣。」

在新北新莊體育場接種站,擔任護理師超過 16 年的楊惠雯,從大醫院離職後,平常在診所兼差,同樣在網路上看到徵召消息,竟意外從支援接種任務中找到人生另一階段的目標。

楊惠雯毅然辭去診所工作,完全投入 COVID-19 疫苗注射,至今超過 100 場接種任務,甚至曾經連續 7 天不間斷施打,連作夢都在打針。

楊惠雯說,注射護理隊是一支臨時組成的隊伍,與醫院工作固定同事不同,隊友來自四面八方,突然與陌生人合作確實需要磨合期,但卻更能感受到四處集結的小股線穗擰成牢固大繩,團結一心的感動。

她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大型接種可能是會進入尾聲,但我希望繼續投入其他疫苗注射行列。」

被問到接種站工作是否比醫院更辛苦,紀懿芸與楊惠雯異口同聲地說,接種任務不辛苦,唯一最有感的是每天同樣的注射衛教內容要講上百回,忙起來忘記喝水,曾經聲音連續沙啞了兩週以上才復原,「雖然我們不是在第一線,但在防疫上還是盡一份力。」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