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前宣布禁止台灣釋迦、蓮霧輸入,台東青農魏瑞廷不受影響,他的白米將進軍中國市場。魏瑞廷說,這不是冒進,現在自己的海外市場穩定,將風險分散後才進入中國。
繼鳳梨之後,中國日前再度以病蟲害理由暫停台灣釋迦、蓮霧輸入,台東生產的鳳梨釋迦9成輸入中國,這個衝擊震撼台東農民,不少農民意識到中國市場風險充滿無法掌握的不確定性,思考退出中國市場。
不過,台東池上鄉青農魏瑞廷不受影響,最近準備將他生產的白米挺進中國。他說,這不是冒進,而是在他的計畫中,一步一步前進。
魏瑞廷說,中國絕對是一個大市場,但這個充滿「人治」和「政治」風險的經濟市場,不能是銷售首選,而是要在其他國際市場布局穩定後才能進入。
魏瑞廷說,過去當大家一窩蜂將台灣農產品銷售到中國時,他選擇到其他國家,首先要求產品塑造「米中精品」形象,不僅擄獲阿曼、杜拜、香港消費者,同時更登上美國知名網購平台成為熱賣商品。
近日在北美洲台灣婦女會紐約分會長與台僑的協助下,魏瑞廷準備在這個月輸出一批數千包(每包2公斤,約2至4公噸)「米之谷」限定芋香米到美國紐約,預計在當地感恩節前抵達。
魏瑞廷說,當產品行銷在一個自由的市場時,也要兼顧到市場的前瞻性,注意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概念,保護產品行銷不被單一市場左右,以確保產業永續經營。
魏瑞廷說,現在自己海外市場穩定,分散風險後該是主攻中國市場的時機,透過多元市場發展,也才能降低各項風險,畢竟國際間政治因素影響著貿易關係。
除了風險管理外,魏瑞廷也建議農民,傳統的「產地-盤商-市場-消費者」行銷管道,是否應該改變,例如嘗試多方位的電商平台等,避免當中一個環節斷了就影響整個產業鏈,形成滯銷或是利潤被剝削。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