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泰緬邊境的移工小學,照顧無數緬甸移工的孩子,學校教他們知識,更教會他們生存技巧,而來自台灣的善意,正幫助著這些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
和緬甸接壤的達府( Tak )位於泰國西邊,從達府最熱鬧的美索( Mae Sot )出發,開車在簡單的產業道路上,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一望無際的道路是泰國鄉下的日常風景。
車行大約一小時後,車子轉入一條鄉間小道,和主幹道上的柏油路不同,鄉間小道崎嶇不平、滿是泥濘,接著映在眼前的就是被志工們稱為 48 公里的移工小學。
為什麼叫做 48 公里,理由很簡單,因為從美索市中心算起到這裡,大約就是 48 公里的距離,而小學的房舍更是簡單到台灣人無法想像,一片鐵皮屋頂,磚瓦砌成的牆,組合起來就是孩子們上課甚至睡覺的地方。
緬甸從 1948 年獨立以來,邊境少數民族和政府軍隊的衝突沒有斷過,連年的戰火讓許多邊境少數民族來到泰國進入難民營,最高峰時期泰緬邊境9座難民營收容 15 萬難民,經濟的困頓也讓上百萬的緬甸人跨越邊境來到泰國謀求生路。
由於只相隔一條莫衣河( Moei River ),位於泰緬邊境的美索成為人流與貨物的集散地,為了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大人們會帶著小孩一起過來,大人工作時,孩子們無處可去,移工小學因此應運而生。
在 48 公里上學的孩子,父母都是來泰國工作的緬甸人,多數來自若開邦( Rakhine ),但孩子們不具泰國籍,加上經濟條件不佳,想就讀泰國的公立學校是難上加難,父母白天忙著工作, 48 公里就是這些孩子最好的避風港。
48 公里小學成立於 1998 年,創校的校長是來自緬甸的愷山桐翁( Khiang San Tun Aung ),他在 2013 年去世後,學校由女兒愷愷( Khaing Khaing )接手。
愷愷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父親當時看到這些緬甸移工的孩子,因為沒人照顧,好一點的到處玩耍、遊手好閒,更糟的會偷東西,父親因此下定決心成立學校。剛成立時只有 20 位學生,到現在已經有 130 多位學生,年紀最小的3歲,年紀最大 15 歲,學校教他們泰文、英文、緬甸文、數學還有電腦。
48 公里剛成立時因為缺乏資金,不只硬體設備差,老師也留不住,教室經常粉塵飛揚或是天花板漏水,但透過募款及來自各界資助,現在 48 公里有著可以遮風避雨的教室,還有電腦可以供孩子們輪流使用,老師也不再是2、3個月就要換一次,而可以待上2到3年。
48 公里的資金一部分來自東協基金,一部分來自台灣的非政府組織,「台灣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 Glocal Action )在美索地區資助6所移工小學, 48 公里就是其中一間學校。
辦學雖然辛苦,但收到學生的回饋,卻是無價的收穫。愷愷說,曾經有到曼谷工作的學生特別打電話回來,謝謝愷愷的父親成立這所學校,「他們說,如果不是這間學校,就沒有現在的知識,如果沒有學校,他們泰文也不會、算數也不會,還可能會被騙。」
台灣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企劃經理王詩菱指出,協會資助這些移工小學的教師薪水、交通接送、學習用品、硬體改善、藝術教育、師資培訓等,教師穩定下來,就有餘力帶著孩子們做一些課外活動,建立孩子們更多的自信與生活的樂趣。
例如 48 公里有足球隊,可以參加比賽,比賽為孩子帶來成就感。王詩菱回憶,去年 48 公里的男女生足球隊分別在當地兩場賽事奪冠,「當愷愷校長拿出獎盃,臉上盡是為孩子們驕傲的神情,全校的孩子都開心極了」。
年底的泰國進入涼季, 10 來歲的孩子在學校小小的泥土空地嬉鬧玩著遊戲,簡單的遊樂設施或是橡皮筋,就能讓他們玩得樂不可支,有些人則是擠在電腦前看影片。 48 公里不只是他們生活中的避風港,更是心靈上的依託,未來不管他們人在何方, 48 公里都會是這些孩子們一生的養分。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