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入境有陰性證明卻確診 張上淳說明2種可能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今天新增6例武漢肺炎境外移入,其中4人有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專家張上淳說,可能境外檢驗時處潛伏期或正處於感染後期陰陰陽陽階段,顯示持陰性證明還需搭配檢疫才保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記者會宣布,台灣新增6例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 ,武漢肺炎)境外移入,分別有3例印尼、2例美國和1例法國。其中4人備有登機前3天核酸檢驗陰性證明、1人有抗體陰性證明。

媒體質疑,近日常見確診者入境時持有陰性證明;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記者會表示,這種情形有2種可能狀況,包含感染初期可能是檢驗陰性,入境時過了潛伏期出現症狀,經核酸檢測後被驗出來;另一個可能性是處在感染末期,呈現陰陰陽陽狀況,因此入境前單次檢驗陰性,入境再次檢驗又變成陽性。

張上淳說,這也顯示單靠登機前篩檢陰性,無法保證後續不變陽性,因此入境後續還是要居家檢疫。但多數在登機前感染,登機前提供檢驗報告有相當機率抓到陽性,若能避免入境,可減少防疫負擔跟壓力。

張上淳表示,當國外疫情較不嚴峻時,這類個案不多,國內量能還可承受;但如今國外疫情嚴峻,希望減少造成國內防疫負擔跟壓力,才會祭出手段篩掉一部分確診者,但不保證百分之百不會有帶病毒入境的人。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外界也有質疑,入境提出核酸檢驗報告和入境全面篩檢有何不同;雖然入境核酸檢驗報告無法盡信,但仍有一定準確度,可減少航程移動時的風險,沒有證明的話把區域隔開,可降低所有人的感染風險,避免確診時前後兩排乘客都必須隔離。

也有媒體詢問,未來是否可能檢疫期滿後自費採檢;陳時中說,檢疫政策會根據狀況滾動式檢討,目前仍對高風險族群採取檢疫期滿前採檢的措施。正如過去報告,確診者發病 10 天後病毒再製性低,會根據科學證據隨時檢討。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