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鬼滅之刃》不是最近才紅,去年鄉民就在討論幽浮桌(製作《鬼滅》的動畫公司)、19 集、經費之刃等等。而每集漫畫單行本一出版就斷貨,在書店形成「鬼滅之洞」。但也如很多評論家說的:品質或內容不輸《鬼滅》的日本漫畫所在多有,《鬼滅》的爆紅有些機緣湊巧。但以情節來說,《鬼滅》仍有與過去少年戰鬥動漫不同之處:
ㄧ、
《鬼滅》背景是日本大正時期。聽說日本許多爺爺奶奶因為懷念大正的風俗純樸而成為《鬼滅》粉。大正也是東西文化密切交融的時代。
「鬼殺隊」起源於戰國時代(對應中國是明朝中葉)的初代呼吸法劍士,代表的是舊文化,而無慘珠世等鬼無論善惡,代表的就是新文化。
在現實的幕末以降東西交流的背景下,這故事顯得饒富寓意。
.
《鬼滅》的幾個角色也是大正時代的典型。無慘穿的是西式紳士裝,主公則是傳統和服。鬼殺隊制服是立領學生服加上各有特色的和服羽織。炭治郎是樵夫,野豬是獵戶,善逸是農民兼高等遊民,這是大正的浮世百繪。從人物形象來看,「鬼」象徵了西方現代性,而面對都市化、疏離與異化的人情澆薄,日本傳統文化的溫厚要如何抵禦這樣的西方性?這是殺鬼背後的隱喻。
二、
《鬼滅》與少年戰鬥漫畫斬妖殺鬼最大的不同,在於炭治郎的善良以致他對所殺之鬼抱有同情,也藉此帶出每個惡鬼坎坷身世,以及他們身為而人時的記憶。這有濃厚的佛教思想,所謂「一闡提皆有佛性」,人與鬼如何區分?而作惡多端的惡鬼還有沒有可能離苦得樂?
「殺生即護生,斬業非殺人」。與其說《鬼滅》殺的是鬼,倒不如說斬斷「我執」的慾念,生生不息,度化眾生。這樣說來炭治郎又豈止是殺鬼劍士?簡直就如耶穌如釋迦擔負人類之罪惡。
三、
《鬼滅》的戰鬥場面相對於火影海賊王,更偏向一種古龍式的詩意。武士道向來有一刀勝負的傳統,美與痛,愛與死,菊花與劍。而《鬼滅》更極其大成。葛飾北齋浮世繪風的波紋雖然華麗但只是想像,事實上劍士們的招式樸實無華且枯燥。
.且相對於其他動漫裡各種大絕招地圖砲,《鬼滅》戰鬥時的獨白非常多,無論正反兩方,都是以意念在對決。惡鬼被斬首的一瞬間,戰鬥就結束了。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們看到這裡才發現,真正與惡的距離不是惠暴寬賊,而是以慈悲之刃救贖這些殺人鬼,助其轉世成佛。
結論
實在不想說「反觀」,但新聞又在「為什麼台灣沒有鬼滅之刃?」我覺得奇怪了。
先不從日本動漫的黃金年代說起,如果你注意到以上的寓意,就會知道台灣很難有《鬼滅》這樣的作品。歷史記憶,殖民文化,加上對刑罰對惡的單向度想像,現階段的台灣大概只能拍出進步電影、覺醒動畫。那個誰說的:「沒有歷史的人沒有未來」。
除了宣佈今年是鬼滅元年之外,我們能不能從現在開始替未來作準備?
原文出自祁立峰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