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振興券的乘數效果不如消費券,兩個都不到一。振興券還比發現金差,你要怎麼解釋?
答:我看到這個說法,嚇了一跳。乘數效果不到一,那是很嚴重的指控,政府發一塊錢,國內總收入,居然增加少於一塊錢,可能嗎?先說什麼是乘數效應。
舉例來說。一個受到疫情影響的民宿主人,沒有了外國觀光客,因為振興券的關係,突然做到一百塊的生意,假設所有人拿到這筆額外的收入,都存個二成,那這民宿主人,就會把八十塊花掉,也許是付給小孩的安親班老師。本來要一週有一天把小孩留在家裡,暫時渡過難關,但現在又有錢可以再送安親班,花。安親班老師,拿到錢,再把八成,也就是六十四塊花掉,也許是本來想把外食省起來,現在又可以上館子。餐廳老闆,再把六十四塊的八成花掉,如此這般,最後整個社會,會多出五百塊的消費,乘數就是五倍。
怎麼看,乘數都不可能小於一,就算第一個人全部都存起來,也還有一呀?原來,有些人搞錯,以為拿到錢的人,花的比拿到的少,就是乘數小於一。乘數,不是這樣算的,是要一層一層乘下去的。
乘數會小於一,只有政府的支出,造成預算排擠,才會乘數小於一。
而這個預算排擠,要有很嚴格的條件,才會讓一塊錢的花費,少於一塊錢的收入。如果政府把原來要給公務員加薪的預算,拿來發振興券,那沒有排擠效應,乘數不會因此小於一。振興券不會排擠民間投資,所以沒有乘數小於一的問題。
問:說振興券有效,就是相信天下有白吃的午餐?
答:沒有人說振興券不用錢,沒有成本。這個不是瘋狂的 MMT (現代貨幣理論,左派的瘋子說印鈔搞綠能沒問題的理論),政府是貨真價實編列預算發錢,如果是四百億,那就是四百億不能花在別的地方,這就是成本,怎麼會是白吃的午餐呢?四百億可以做很多事(多少份營養午餐?),但民選政府回應民意,有振興經濟的需求,四百億的振興券對社會的貢獻,超過花在其它地方的貢獻,所以做此決策,有問題嗎?可以談施政優先順序,但又不是白吃白喝別人,哪裡來的免費午餐?
問:為什麼是「防疫、紓困、振興」,而不是「防疫、紓困、轉型」?
答:天才的柯文哲總是想得比別人深遠,「不要浪費每一個危機」,發口罩,大排長龍,多落伍,不如趁此搞自動化,弄口罩販賣機。多好,立刻效率提升,還促進自動化產業。但我們知道最後口罩販賣機怎麼了。空有一腦袋的「點子」,執行力零蛋,也沒有用。
更可怕的是這些點子,還真不算得上點子。趁發振興券的機會,達成數位經濟轉型,就是柯文哲的直線式「創意思考」。但如果你問他數位經濟是什麼?不就是悠遊卡綁行動支付?講了半天,不還是在談中國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多方便。可是文哲,中國才是落後國家。除了行動支付,中國到底有什麼創新?美國沒有支付寶,但有幾十年行之有年的信用卡支付,是科技落後國家嗎?
中國是因為基礎建設落後,才被迫發展出行動支付。親共親到中國什麼都最香,那也很令人傷惱筋。
我有很深的懷疑,柯文哲一直打捷運悠遊卡的主意,一下加碼振興券,一下辦吃到飽,是不是捷運財務出了大問題?
問:為什麼要花九億印振興券?
答:因為台灣人不要把錢放在悠遊卡呀,不想上網買東西,不行嗎?政府要政策有效、便民,民眾想要紙本振興券,也許是要拿來買賣,也許是要到小販用,那就便民到底。不配合民眾,難道要像你柯文哲一樣,嫌棄選民沒水準嗎?
問:為什麼一定要發錢,不能投資公共建設?不能趁此機會,輕稅減政,改革經濟嗎?
答:對,我認為可以的話,要把前瞻建設,弄到現在的十倍大。但社會肯嗎?柯文哲說鄉下地方不用蓋捷運,台北的柯粉,願意施捨軌道建設給鄉下地方嗎?就算有民意支持,這些建設也不是立馬可以進行,就算能有 5% 的 GDP 貢獻率,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不是疫情期間,振興經濟的速效藥。
我更支持輕稅減政,改革經濟。可是你們這些左派的混蛋,一邊懷疑振興券沒效,一邊又覺得有錢人稅賦太輕,基本工資太低,政府福利規模太小,結構性改革經濟?要再弄一例一休嗎?你不冷感,我都怕了。還是發發振興券好了。
問:蔡英文十二年前要馬英九發現金,為什麼現在不要發現金就好?
答:我三十年前主張「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你為什麼不來質疑我為什麼現在不反攻大陸了?人要隨著時間長大,讀書長智慧,才不會像國民黨一樣,唸唸不忘人家十二年前說什麼。郝柏村說,「朝令有錯,夕改又何妨?」沒有知識,不懂論理的人,才不管人家為什麼立場改變,死咬十二年的立場轉變。十二年吔,不識字的小孩都可以上大學了,立場改變有什麼了不起?
原文出自普通人的自由主義,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