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基隆球仔山也稱火號山 深藏早期放午砲報時典故

基隆市文化局30日表示,基隆「火號山」得名緣由藏著日治時期當地放「午砲」以報時的典故,直到西元1929年,基隆市改發電報報午時,才正式廢止午砲。圖片來源:中央社

基隆有座「球仔山」,也稱「火號山」。「火號山」來由竟深藏早期當地施放午砲向市民報時典故。

基隆市文化局今天表示,球仔山不難想像外貌狀似球的形狀,因而得名,但說起「火號」二字,要先從「時間」概念說起,以前的人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就是看著太陽過日子,但在陰雨天時,以焚香計時,之後接續有日晷、水鐘的發明,讓人們可以較精準安排生活依據。

文化局指出,台灣各地在日治時期時鐘、手錶不普及年代,為規律人民作息,由台北開始實施午砲制度之後,基隆也沿用。會把施放火砲訂在正午,當然就是為了「吃飯」這件比皇帝還大的事,讓民眾只要聽到午砲聲,就知道中午休息時間到了。

文化局長陳靜萍表示,基隆的火號山也就是因為昔日在正午時刻發出午砲報時而得名,因地理位置好,轟然如雷,聲音遠傳東西兩岸、社寮島、田寮港等地。到了 1929 年4月1日,基隆市廢止午砲,改發電報來報午時,這是基隆市大事,也記載於基隆市志中。

她表示,基隆市政府正在整修串連白米甕至球仔山步道,完工後未來不排除在特定節日施放午砲,重現早年火號山報時的歷史場景。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