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全球確診逾60萬人 世衛將啟動4種藥物臨床試驗

圖片來源:WHO官網

全球武漢肺炎確診人數突破 60 萬,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 27 日表示,預估疫苗研發投入還需 12 至 18 個月,但不久後將有一項歷史性臨床試驗,將比較 4 種不同藥物及其組合的安全性和療效。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今天的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 19 ,俗稱武漢肺炎)全球疫情地圖統計,全球確診人數突破 60 萬,歐美疫情嚴峻、美國達 10 萬 4000 人、義大利 8 萬 6000 人、西班牙 6 萬 5000 人。

全球關注藥物研發進度,世衛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曾在 2 月 20 日時表示,正等待 2 項藥物療法的臨床試驗結果,預計再 3 週會有初步結果;當時說明一種是將 2 項治療愛滋病的藥物「洛匹那韋」(Lopinavir)及「利托那韋」(Ritonavir)結合在一起,另一種是測試名為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抗病毒藥物。

而近期美國總統川普曾表示,相信抗瘧疾藥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加上抗生素Z-Pak(學名阿奇黴素azithromycin)有望壓制疫情,導致全球多國出現羥氯奎寧需求增加現象。

譚德塞 3 月 18 日曾提到世衛正與許多國家合作大型國際研究,希望透過實驗數據證明哪種治療方法最有效,並命名此項研究為「團結試驗」。

他 3 月 27 日在記者會進一步表示,目前距離疫苗研究投入還很遠,至少需要 12 至 18 個月時間,但透露挪威和西班牙已有一批患者不久後將加入「團結試驗」,臨床測試比較 4 種不同藥物或藥物組合的安全性和療效。

譚德塞並沒有說明是哪 4 種藥物,但稱這是一項歷史性的試驗,將大大縮短為獲得藥物療效的可靠證據所需時間。

不過,他也呼籲個人和國家不要使用未證明對治療病毒有效的療法。強調「必須基於證據,沒有捷徑」,醫學史上不乏存在理論上有效,但實際對人體無效作用甚至有害的療法例子。

他舉出,在最近的伊波拉疫情中,臨床試驗時發現一些原被認為有效的藥物,不如其他藥物有效。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