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展品的美,不只看還能摸。國美館全人文化近用展將已故畫家陳澄波的「淡水風景」化為全台首見的畫作立體觸摸輔具,除了視障者,也讓所有觀眾透過觸摸開啟藝術感受力。
走進國立台灣美術館「家.屋」全人文化近用展示體驗區,印入眼簾的先是一面展場友善設計解說牆,展場桌面高度為 70 公分,展場走道、轉角設計都足夠寬敞,適合輪椅族使用。
部分作品有口述影像導覽,相關展場說明都採「雙視模式」,同時有中文字和觸摸點字,視障觀眾欣賞畫作不受阻礙;也有一些作品備有手語導覽影片。
全人文化的精神就是服務所有人,示範展場不只為特殊需求者設想,也為各年齡層的民眾考慮。除降低掛畫的高度、營造不眩光的展場環境,展品說明字體放大,年長者和視力不佳的人都可輕易閱讀。
負責策展的國美館教育推廣組助理研究員吳麗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文化部近年鼓勵藝文展館發展友善平權,國美館當時被指定要發展視障服務。但美術館是視覺藝術場域,展品又無法觸摸,要如何讓視障者浸淫其中,相當有挑戰性。
吳麗娟說,雖然困難重重,但做好視障服務就是通往全人友善的直達路。策展主題為「家.屋」,作品類型包含油畫、膠彩、水墨等多種媒材和技法;希望觀眾以房屋、建築這個特定觀察對象,透過觸摸輔具,更深度感受藝術創作。不只是視障者,年長者、小孩或一般民眾,都透過觸摸有了新的文化感觸。
「家.屋」示範展選擇 4 件藝術品打造觸摸輔具,這 4 件展品分別代表了台灣藝術史從寫實、抽象、後現代解構、裝置藝術的進程。就算沒有時間逛完整個展區,只要看過這 4 件作品,也能了解台灣藝術史演進。
知名的已故台灣畫家陳澄波的「淡水風景」是寫實畫作的代表。陳澄波經常描繪櫛比鱗次的房舍,呈現淡水城的繁華風情。為了讓觀眾更貼近畫作,國美館打造畫作輔具,和原作品大小相同,是國內第一件把平面畫作轉為立體、再模仿原來畫作上色的輔具。
摸著「淡水風景」,可透過淺浮雕的觸覺,感受畫作的構圖和佈局,探索畫裡房屋的造形和遠近的空間感,著上的顏色可觀察原作的顏色。
「家.屋」展區的第二件觸摸輔具是藝術家李錫奇的抽象版畫,透過摸索 3 個圖層板,理解版畫創作過程和畫面中房屋的線條,讓視障者方便在腦中勾勒圖案。
第三件觸摸輔具是畫家張永村的後現代作品「文明的躍昇」,原畫中有密密麻麻、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房舍。輔具設計成 2 件,一件是表現局部區域的凹凸版,用手掌觸摸時,可以感覺非常多凸起的幾何圖形,以不規則的方式、密集地排列在輔具表面,這些圖形代表著房舍的屋頂、窗戶或牆壁,重現原畫作房屋密集的程度。
「文明的躍昇」另一件輔具則是類似立體拼圖,有 10 多塊三角形、四邊型、圓拱型積木,是原畫中一部分顏色最深、最後被畫上去、最上一層的幾何塊面。透過拼組輔具積木,就像創作文明的躍昇時,幾何圖形一個個疊上去的過程。
吳麗娟說,設計精良、互動性多元的視障輔具對中風過的高齡長者,也是很好的復健工具。曾 2 度中風的張永村,在參觀「家.屋」展時,也使用了這套輔具,並對於自己的畫作能轉成輔具相當感動。
展區中另一個有趣的觸摸輔具是以藝術家陳慧嶠的「睡吧!我的愛」為本的縮小版輔具,鋪著柔軟皮毛的小床上,插著密密麻麻的針梳,摸著輔具,就能感覺到作品想傳達「柔軟」和「尖銳」的對立感,呈現愛情中舒適又焦慮的兩種極端。
除了觸摸輔具,「家.屋」示範展的另一個特色是部分作品有口述影像導覽。在口述內容中,補充台灣美術的發展,扼要說明風格演變的脈絡,不但讓視障者完整了解作品,也在文化意涵傳遞上,打破觀者不同年齡、背景與作品間的隔閡。
在台灣推動全人文化近用概念的口述影像專家趙又慈受訪時表示,視覺是人類重要的感覺,承載非常多的資訊,尤其在繪畫呈現,有很多細節需要被關注。視障者需要的服務,絕非只是「有人念給他聽」就足夠。
趙又慈表示,友善的文化近用服務要經過好的設計,提供輔具的觸覺感官,搭配口述影像的描繪,空間氛圍的導覽,幫助他們理解、參與文化,體會到文化重要的意涵,能平等的和其他人一樣享受藝術。
全人文化示範展的適用對象是各種不同需求的人,趙又慈表示,很多明眼人參觀後也覺得非常有趣,透過觸摸開啟不同的感官能力,而不是全然被視覺主導。觸摸也引領對美的感知,跨過藝術以往被認知的高門檻,不用深厚的文化素養,也能很輕易靠近。
不過,對許多障礙者來說,社會環境、氛圍不夠友善是不爭的事實。他們可能連找友善的餐廳吃飯、願意幫他們洗頭燙髮的髮廊、能做完整健康檢查的醫院,都嚐過閉門羹。推動全人文化近用的觀念,還有相當大的挑戰需要突破。
吳麗娟說,國美館從服務視障者開始,體會到友善服務不應分障別,開始推動全人文化,許多身心障礙的孩子、獨居老人、失智長者和他們的照顧者,都能從中得到樂趣。
但吳麗娟說,殘酷的現實是,踏出「家.屋」示範展後,障礙者仍無法近用其他展廳的展品,顯示服務仍有不足的地方。她也常常因為自己能力有限,但需求者眾而感到無奈和力不從心。
「雖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看見了他們的需求,如果我什麼都不做,他們就什麼都沒有了。」吳麗娟在談及一路推動友善文化近用的心情時這麼說著,而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吳麗娟」。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