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5G競標開打 3.5GHz首回合總標金250.29億元

圖片來源:中央社

5G 競標今天上午 9 時登場,第一回合落幕,如市場預期 3.5 GHz 為最受矚目的黃金頻段,暫時總得標金額為 250.29 億元, 28 GHz 暫時得標金額為 2.06 億元, 1800 MHz 則暫時無人出手。

5G 第一波釋照今天開始競標,底價訂為新台幣 300 億元,由 5 大電信業者廝殺角逐,市場預料,在 3.5 GHz黃金頻段「僧多粥少」的狀況下,勢必掀起一場銀彈大戰,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代理主委陳耀祥日前更表示,將預算收入提高 10 %,達到 440 億元。

產業人士進一步指出, 3.5 GHz 釋出的 270 MHz存在部分頻譜不乾淨、設備支援不足的問題,加上要發揮 5 G特性,最好擁有連續的 80 MHz到 100 MHz的頻譜頻寬,而單家業者取得頻譜上限為 100 MHz,在 5 大電信業者都不想缺席 5G 的情況下,勢必推升競標競爭熱度。

針對這場 5G 頻譜之爭,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台灣之星、亞太電信這 5 家電信業者各自組「 5G 競標小組」迎戰,這次的競標採取先提需求,再標位置,而今天登場的競標是「提需求」的環節。

根據 NCC 的規劃,每天將會進行 10 回合的競標,每回合 20 分鐘,回合結束後會有 20 分鐘的開標與休息時間。

但為了讓標金合理、速度加快,NCC 參考國外競標做法,並導入加速機制;市場評估,5G 的標金不至於超過 4G 第一波釋照的決標金額 1186.5 億元,但很有可能會比預算收入的 440 億元更高,整體競標可望在年底前結束。

除了高標金, 5G 的建設費用也會比 4G 高出許多;NCC 也規定要求 3.5 GHz 頻段得標者,應於 5 年內使用其新標得的 3.5 GHz 頻段建置至少 1000 座 5G 基地台,涵蓋全國人口比例至少達 50 %。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