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時代因資料蒐集、處理、利用的形式不斷改變,隱私權爭議層出不窮,迫使 Google、LINE、臉書、蘋果等國際大廠更新或改善隱私權政策,設法提升用戶的信任與好感。
根據市調機構 eMarketer 的預估,今年全球數位廣告支出將成長 17.6 % 至 333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10.1 兆元),代表數位廣告將首次占全球廣告市場約一半。其中,Google 預期仍是今年全球最大的數位廣告銷售商,市占將達 31.1 %,相當於 1037.3 億美元;第 2 、 3 名分別是臉書及中國大陸電商集團阿里巴巴,今年數位廣告收入推估將達 673.7 億美元、 292 億美元。
數位廣告的成功關鍵,在於分析使用者喜好來推送可能感興趣的廣告,而相關數據來源包括瀏覽紀錄、搜尋結果等個人資料。例如剛搜尋完一個商品名稱,其他網站就推播類似商品的廣告,這可能是因為消費者使用網路服務時被要求同意分享個資,或者有時消費者根本沒發現自己的個資被其他人取得。
社群網站龍頭臉書(Facebook) 2015 年發生資料外洩事件,讓英國政治顧問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得以取得約 8700 萬名臉書用戶個資,這事件直到 2018 年 3 月才曝光,臉書也因此遭全美用戶提出集體訴訟索賠。
路透社報導,舊金山聯邦地區法官查布里亞(Vince Chhabria)認為,臉書在未經用戶同意下,讓 App 開發商與企業夥伴「廣泛」取得用戶個資,根據聯邦與州法律,使用者可以試圖讓臉書為此承擔責任。
網路搜尋引擎龍頭 Google 也曾陷入隱私權爭議。抗議人士今年 6 月向法國、德國及其他 7 個歐盟國家的個資監管機構指控,Google涉嫌在以自動化軟體媒合廣告需求的即時競價服務不當利用個資,可能觸犯歐盟的通用資料保護規範(GDPR)。
為了降低隱私權疑慮,Google 今年已停止 2017 年 3 月推出的「行動網路一覽(Mobile Network Insights)」服務,這項服務能在地圖上顯示各地區的信號強度與連接速度,數據來自全球的Android裝置。
通訊軟體 LINE 去年 7 月也更新隱私權政策,其中包含「本人同意 LINE 得為了行銷目的使用及分享本人資訊」,需同意後才能繼續使用LINE,讓不少用戶抱怨不合理。
LINE 對此說明,新版隱私權政策主要增加「需要蒐集的資訊」,其中行銷目的資訊項目是為了讓用戶呈現個人化內容及切身相關廣告,用戶不會因為點選同意而收到大量濫發或垃圾訊息。在手機上跳出的隱私權同意更新視窗按下同意後,仍可以回到 LINE 的「隱私設定」中,看看是否想要取消勾選細項。
擅長軟硬體整合的蘋果則有不同做法。相較網路公司需要把用戶數據傳送到伺服器進行分析,蘋果的優勢在於旗下裝置本身搭載高效能晶片,可以直接完成運算,而且 Siri、Touch ID、Face ID 等數據都儲存在裝置上,蘋果無法取得這些資料,有效降低了個資外洩的風險。
不過,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今年 8 月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蘋果語音助理Siri可能偷錄使用者聲音並進行分析,引發隱私疑慮。
蘋果在最新的隱私權政策中強調,在預設情況下,蘋果不會保留「Siri 和聽寫」功能的互動音訊錄音。用戶可以選擇允許蘋果儲存和查閱這些互動音訊,以協助提升 Siri 體驗,也可以選擇隨時退出,等同把控制權交給用戶。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