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英國處理台女醫師簽證大轉彎 凸顯醫療人手不足

圖片來源:pixabay

英國處理台灣女醫師簽證問題,在事件被媒體披露後 2 天內改變決定,除了女醫師犯的錯不大,但能讓通常說一不二的政府改變,更可能是英國醫療體系缺乏人手,不能讓人寒心。

27 歲台灣女子蔣穆純(Mu-Chun Chiang, 譯音)生於台灣,從 1997 年和父母一起來到英國,雖然 2002 年返台,但 2006 年又回英國求學、工作至今,目前在利物浦的醫院擔任醫師。

由於蔣穆純的學生簽證在今年 6 月到期,因此她開始申請新的工作簽證,但由於她搞錯了申請規定,內政部 8 月拒絕她的申請,又不肯讓她補件,她最終在 9 月 27 日被告知須在 10 天內離境,否則將面臨 6 個月刑期,或禁止入境英國 10 年。

蔣穆純申請的是 Tier 2 工作簽證。英國內政部規定,為了證明可自給自足,申請人截至申請日前的一個月,至少一個銀行戶頭必須連續 90 天維持至少 945 英鎊(約新台幣 3 萬 7000 元)。

蔣穆純誤以為是月結時戶頭有 945 英鎊即可,但應該是 90 天內每天都必須足額,她因此有幾天未達規定。蔣穆純之後雖然補上其他銀行帳戶資料,證明自己其實符合規定,但內政部不接受初次申請時未提供的資料。

蔣穆純的友人隨後替她號召連署,吸引 3 萬多人參與,引發媒體關注,於 1 日報導。

雖然內政部只因蔣穆純簽證申請有小部分不符規定就決定遣返,顯得不近人情,但在注重規矩的英國,這樣的例子不少見。許多網友在同情之餘,也都建議由於蔣穆純犯錯在先,不如再次申請,或找律師幫忙解決。殊不知,事情在短短一天後就有了轉機。

內政部 2 日表示,基於蔣穆純提供了其他證明,內政部重新考慮後,決定她可以繼續留在英國。

由於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面臨「醫師荒」,一名專業醫療人力因為小錯誤而被遣返,格外引發醫界關注。英國皇家家庭醫學會(Royal College of GPs)主席史托克斯-藍帕德教授(Helen Stokes-Lampard) 2 日寫信給內政大臣巴特爾(Priti Patel)要求介入後,英國政府隨後改變決定。

托克斯-藍帕德在信中說,蔣穆純的例子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許多原本可能在英國醫界效力的人才,可能都被嚴格的移民體制拒於英國門外。

她要求政府改革醫師的簽證與移民規範,並表示「如果我們希望一直由海外人力來支撐的國家醫療保健服務還能存活下去,就有必要改革」。

根據統計,雖然 NHS 多數員工為英國籍,但仍有 15 萬 3000 人不是英國籍,占全體的 13.3 %。其中, 6 萬 5000 名員工來自歐洲聯盟(EU)國家,其他的來自約 200 個國家。非英國籍中最常見的是印度籍和菲律賓籍,之後依序為愛爾蘭、波蘭、葡萄牙、奈及利亞、義大利、西班牙、羅馬尼亞、辛巴威、巴基斯坦、希臘等。

英國醫界短缺約 3000 名醫師及 3 萬名護士,但從歐盟加入的新血卻在逐年下降,尤其是護士。在 2015 年至 2016 年,有 19 % 護士來自歐盟國家,但在 2017 至 2018 年度,比例卻大幅下降至 7.9 %。

為了彌補人力缺口,國家醫療保健服務正積極向海外召募醫護人員,移民體制若從中作梗,絕非英國醫界所樂見。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