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地震工程模型競賽 聯大建築系師生囊括3獎項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國立聯合大學今天表示,建築系師生參加 2019 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一舉囊括耐震、結構設計及效率比佳作 3 獎項,不僅通過相當於 7 級強震測試,也兼顧創意,相當不易。

九二一震災今年 20 週年,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舉辦「 2019 抗震盃 – 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 20 、 21 日兩天進行決賽,共有來自世界逾百支隊伍依類別分高中、大專及研究生組競技,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老師梁漢溪指導三年級學生方兆玄、陳建安、吳瑞玲及張家澤以「未來都市-空中轉運站」為發想,設計製作參賽,榮獲大專組「耐震獎」、「結構設計獎」及「效率比佳作」等獎項。

梁漢溪今天表示,比賽分 2 天進行,第 1 天必須在短短 5.5 小時內,利用主辦單位提供的木質底版、木條材料與工具,在現場設計製作出美觀、抗震的地震模型,重頭戲則是第 2 天的抗震測試。

他指出,所有參賽模型同時被安裝在振動台上,接受不同大小、逐次增加的地震力測試,同時模型還要能夠通過鐵塊置放於模型上的載重力測試,只要模型倒塌、載重平台不穩定、崩塌或鐵塊發生劇烈晃動、掉落等,就會判定不通過,並在下一輪測試前移除。

比賽前,梁漢溪與參賽學生多次討論、設計、模擬,試圖在最短時間內,利用最少材料做出符合主辦單位要求的模型,同時要顧及模型耐震度、耐重性以及美觀和創意,師生費盡精神、腦力激盪到極致,如今一舉抱回 3 個獎項,師生們都很開心,認為努力沒有白費。

參賽學生方兆玄說,對於獲得結構設計獎最為驚喜,因為是裁判團依據模型結構設計理念最具創意的隊伍;而陳建安、吳瑞玲及張家澤則異口同聲表示,最欣喜獲得「耐震獎」,因為模型通過測試的地震力相當於中央氣象局公布的七級強震,表示設計作品禁得起考驗,另外效率比佳作,則不枉大家賽前積極討論,表示觀念正確。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