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循環經濟創造價值 蘿蔔邊料變老菜脯身價翻百倍

彭裕民(中)圖片來源:中央社

循環經濟幾乎成了各行業最夯的研究課題,工研院研發能量強,早已將廢棄牡蠣殼提煉出碳酸鈣準備進軍醫藥界;另外將蘿蔔邊料搭配廠商發酵技術, 30 天變身老菜脯,身價大翻 200 倍。

循環台灣基金會將於 10 月 16 至 18 日於高雄展覽館舉辦「 2019 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新契機」,工研院將聯合台糖、台電、中油、中鋼共同合辦。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循環經濟可從「生物循環」與「工業生產循環」兩個迴路進行資源往復循環再生。由於循環經濟商機龐大,並具有「技術密集度高、附加價值高、能源密集度低、汙染程度低」兩高兩低的特色,對於缺乏天然資源、但擁有豐厚創新研發能力的台灣,將是極佳的機會。

生物循環所需時間短,可以在取得某產業的廢棄物之後,短時間內創造新產品或成為產品的成分。工研院中分院表示,台灣冬天有大量蘿蔔上市,廠商供應便利店販售熟蘿蔔會產生大量邊料,估計每個工廠每個月的蘿蔔邊料高達 100 公噸,處理起來頗為頭痛。

工研院中分院以設備開發與生技產品研發能量,搭配生技公司優勢的發酵技術,開發低鹽健康的科技老菜脯原料,同時控制產品含水率及水活性,使產品不須添加防腐劑就可常溫保存。

這項研究成果正進一步放大生產製程與設備改良,目標進行連續生產,目前不僅改善傳統上老菜脯釀造製程需要 3 到 5 年以上,只要約 30 天就可完成,大幅降低生產時程和成本。

中分院強調,老菜脯產品經過 3 個月儲存試驗,顏色變化控制在 5 % 以內,並且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均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產品含水率及水活性均無法使食品指標微生物生長,可以在室溫下長期保存販售。將原本 1 斤新台幣 10 元的蘿蔔身價翻為 2000 元以上,大增 200 倍。

另外,牡蠣養殖是台灣西部沿海歷史最悠久的產業,但取出牡蠣之後的殼估計每年至少 10 萬到 14 萬公噸被當成廢棄物堆成山,影響環境衛生。工研院表示,牡蠣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工研院與台糖公司合作,以廢棄殼提煉出碳酸鈣,透過加工升級製成實用品出售,預計 1 年可回收 5 萬公噸的殼,解決廢棄物問題,也改善蚵農的收入。

在工研院的策劃下,廢牡蠣殼計畫將分 3 階段進行。工研院說,牡蠣殼回收處理後改良土質的肥料與飼養動物的飼料產品,增加鈣元素;到了第 2 與第 3 階段,便能朝食品添加物,甚至藥品級規格等高附加價值的方向邁進,但團隊還要再更提升碳酸鈣純度至食品級和藥品級。

同時,碳酸鈣也是協助藥物成型的藥品賦形劑原料之一,未來若發展到一定的生產規模,也可望取代進口原料,提高藥品賦形劑的國產化程度。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