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高溫和居民對新病毒株抵抗力低,登革熱肆虐東南亞,在菲律賓已造成數百人死亡。科學家正嘗試藉由培殖抗登革病毒的新品種蚊子,提高人類戰勝這種蚊蟲媒介傳染病的勝算。
世界蚊子計畫(World Mosquito Program)的科學家先讓雌雄埃及斑蚊感染可對抗登革病毒的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接著將牠們野放。數週後,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幼蚊出生,身上的細菌讓牠們難以有效傳播登革熱、茲卡(Zika)、屈公病(Chikungunya fever)和黃熱病等以蚊蟲為媒介的病毒。
此計畫最先在澳洲北部試行成功後,已在全球其他 9 個國家試驗,包括越南在內。初步結果令人振奮。
法新社報導,科學家去年在越南南部的永良(Vinh Luong)野放約 50 萬隻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結果永良的登革熱病例較鄰近的度假勝地芽莊(Nha Trang)少了約 86 %。
這類「以蚊制蚊」的抗傳染病策略並非新現象,但最大挑戰往往包括必須培殖足夠數量的帶菌蚊子,以確保最終野放數量足以壓制病媒蚊。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