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情拉鋸,學者觀察,若衝突持續拉長,中國有計畫經濟、龐大內需市場及其他刺激經濟措施等優勢,不會立即顯現經濟「崩潰」跡象。
跌宕起伏的美中貿易戰,從去年 3 月開始至今已近 18 個月,因僵局難解,戰火在上週快速升級,中方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約 750 億美元商品加徵 5% 或 10% 關稅,美國總統川普隨即宣布將再針對 5500 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提高 5% 關稅。
雖本週雙方態度又趨軟化,表達磋商意願,但川普今天在白宮肯定地告訴記者:「它們仍照計畫進行」。他更指出:「我在貿易方面所做的事,確實有助抑制(香港情勢)升溫。」
中經院台灣 WTO 中心副執行長李淳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從川普上任 2 年半來看,美中貿易戰情勢一直在對抗、趨緩、再對抗中反覆,就算現在暫趨軟化,對於未來情勢只能說「難以預測」,重啟談判這件事也已失去指標作用。
李淳觀察,雖然中方本週釋出善意,但從今年 5 月談判破局以來,可以看出中國立場越來越強硬,「不再隨著美國起舞」,這也影響川普採取的策略能否得到相應效果。
而據彭博資訊 13 日報導,大陸仍在為貿易戰「長期抗戰」做準備,要將貨幣寬鬆政策的炭火留備貿易戰的嚴冬之需。
李淳分析,若要與美國長期抗戰,中國擁有的第一個優勢,也是美國最欠缺的武器,就是計畫經濟,中國可以在財政、產業政策能更集中力量與美國對抗,雖然短期內可能造成經濟下滑,但「中國看事情把時間軸拉得很長」,中國如果想在這場對抗中取得局部或全面的優勢,都有可能思考動用這類措施。
其次,李淳指出,中國內需市場非常龐大,即使經濟成長趨緩,每年仍能有 5%、 6% 的成長,目前還沒有國家能輕言決定不跟中國往來,被圍堵的可能性不高,龐大內需市場規模也足以使中國經濟維持一定發展。
第三,中國的一帶一路等措施仍在推動當中,具有刺激經濟發展的功能。
李淳說,中國經濟表現下滑雖然是不爭事實,但還未顯現「崩潰」跡象,唯一要擔心的是經濟成長動能不足是否可能導致內部不滿及動亂,不過,以習近平上台後全面掌控的布局來看,短期內發生這種狀況的機會也不大,這些都是可以跟美國持久戰的籌碼。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