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有哀愁但也走出希望 回顧莫拉克10年公路總局推出重建特展

公路總局回顧莫拉克風災後 10 年來重建工作,策劃了「複視:環境、公路、人-走過莫拉克風災」特展。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小林村不會白白犧牲,喚起還活著的人重新省思,人與公路與環境的關係。」交通部長林佳龍表示,2009 年莫拉克風災帶給台灣嚴重災情,公路總局回顧 10 年來重建工作,策劃了「複視:環境、公路、人-走過莫拉克風災」特展,30 日開幕,展出由攝影師何經泰跋涉數百公里辛苦得來的災後重建影像,在風災痕跡面前,謙卑省思應與環境相生共榮。

「有哀愁但也走出希望」林佳龍表示,經過莫拉克風災後,公路人的觀念也有轉變,現在的公路設計更重視生態、永續、人文,很多工法都在檢討,公路開始「有了溫度」,設法跟生態、文化資產有更好的融合,例如花東原鄉幾百年的老樹,是當地原鄉的重要精神象徵,就會設法盡量與之共生共好,公路不再與山林、河川爭地。石虎、紫斑蝶、陸蟹等生物的路殺問題,也都在設法改善。

此外,無人機、AI 等技術協助讓道路的狀況可以及時掌握,不再讓同仁在搶救道路時自己陷入險境。

交通部長林佳龍參觀「複視:環境、公路、人-走過莫拉克風災」特展。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莫拉克風災那天可謂變調的父親節,公路總局局長陳彥伯回顧,當時全台公路一共斷了52座橋,更有600多公里的公路「不見了」,當時的公路總局設法在三個月內先搶通「回到家鄉重建的一條路」,當時他們想盡辦法,藉著既有箱涵、河道先開出便道,設法先解除受困地區「孤島」的狀態,讓當地人可以開始重建。

公路總局總工程司鄧文廣當時負責復建風災受損道路,鄧文廣指出,莫拉克造成的損傷僅次於 921 地震,他到了現場,才知比想像更嚴重,「柔腸寸斷」四字,不再只是教科書上的形容詞,許多災區都要花上數倍的時間進入,甚至小林村是一度完全無法進入的。

陳彥伯指出,部分的路段至今都還無法修復、蓋不回來,這也提醒了公路人面對自然要謙卑,因此在自省後,現在的公路總局朝向與環境共榮的思維,也開始得到國際景觀規劃設計的大獎。

陳彥伯強調,這次的特展,重視的是「人」,不僅是公路人付出心血,小林村的堅毅力量與故事更要讓世人知道。

除了展出風災造成的毀壞狀況,重建後的災區,由國家地理雜誌進行一系列的拍攝。「我們想知道小林村怎麼走過來的」國家地理雜誌營運長蔡耀明表示,因此找來作品風格向來充滿哲學關懷的何經泰掌鏡,紀錄了溫馨動人故事,以及大自然與人類和諧共生的光亮。

「我們一直唱一直跳,是為了讓小林被看見。」小林村村民組成的大滿舞團到場演出歌舞,為特展展拉開序幕,大滿舞團團長王民亮表示,今天的演出名稱為「認同」,講述的是,遷村後重新認同新居地,展開新生活的心境轉折。

展場於公路總局台北市萬華區東園街 65 號,展期至 11 月 15 日,詳情可見公路總局幸福公路館粉專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