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非洲豬瘟遇上貿易戰 中國採購美豬代價不斐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Mutinka

非洲豬瘟造成中國生豬短缺、豬價飛漲,進口需求大增,中國 8 月初向美國購買 1.2 萬噸豬肉,創下近兩個月新高。隨著 9 月 1 日實施新關稅,中國進口美豬的代價又將上升,稅率高達 72 %。

中國自 2018 年 8 月 1 日在爆發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後,今年因為供給吃緊,豬價持續上漲。 27 日,北京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價在每公斤人民幣 28 到 33 元(新台幣 145 元)之間,比一年前上漲超過 5 成。

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中國目前從美國進口豬肉的關稅稅率是 62 %。即使稅率如此高,但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 8 月 2 日到 8 日,中國仍向美國購買 1.2 萬噸豬肉。

美國之音日前報導,在美國宣布將對餘下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稅後,中國商務部 5 日表示,中國企業將停止購買美國農產品,尚不清楚是否包含上述這批採購。

貿易戰遇上非洲豬瘟,美國豬肉成為既是雙方談判的工具,也是中國民生問題的指標,行情冷熱不外反應這兩大因素。

譬如,美國超市好市多(Costco)在中國的首家店昨天一開幕就有不少消費者搶購豬肉;而先前曾經有中國取消自美國進口豬肉訂單的報導。

中國已宣布 9 月 1 日起對美國進口豬肉額外徵收 10 %關稅,使得關稅總稅率高達 72 %。

路透社報導,諮詢公司 INTL FCStone 在 26 日預測,中國豬肉進口量預計將從 2018 年的 210 萬噸到 2020 年翻倍為 420 萬噸,但高額關稅可能使美國市場的出貨受限,而讓日、韓等其他國家受益。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指出,中國豬肉向來對外依存度低,長期不到 3 %, 2017 年進口量為 120 萬噸左右,而中國當年的豬肉產銷量達 5340 萬噸。

報導稱,國際豬肉交易規模一共才 800 萬噸左右,而且很多市場同樣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難以滿足中國突然出現的供給缺口,中國豬價上漲的壓力恐會繼續加大。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