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防治跟縱騷擾 婦團推實境遊戲並盼立法加速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 作者:Anne Niedlispacher

現代婦女基金會公布最新調查數據,每 4 人就有 1 人曾遭網路跟縱騷擾,女性受害者占近 8 成;因此跨界推出實境遊戲宣導跟蹤騷擾的危害,也盼政府能盡速立法保護受害者。

最新「科技跟縱大調查」數據今天公布,每 4 人就有 1 人曾遭網路跟縱騷擾,其中女性占 78.4%;觀察年齡分布,以 18 至 25 歲占 35.4% 最多。

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長潘維剛說,分析發現被害民眾平均每天上網約 7.5 小時, 78.1% 遭到臉書、 LINE、IG 等社群媒體跟蹤騷擾,其次是以手機或電話騷擾,懷疑遭間諜監控軟體跟蹤排名第三。

潘維剛指科技跟蹤騷擾問題日益嚴重,約 3/4 科技跟騷受害者採取行動後未獲改善,顯示國內未有跟蹤騷擾法律得以處理,民眾更不了解該如何因應。

潘維剛說,現代婦女基金會 2015 年正式在立院提出跟縱騷擾防治法,光是名稱就討論很久,法條上契合的問題、政府單位要怎麼負責,也經過很長時間討論,希望政府正視科技跟縱騷擾的問題。

基金會執行長范國勇表示,目前跟騷防治法預定主管機關是內政部主責,但問題是執行,其中「啟動緊急保護」希望由警察單位負責,有別於現行保護令,須經法院申請程序會緩不濟急,但警方也有人力不足、勤務過重的壓力,因此還在評估。

范國勇說,名稱不論是「跟縱騷擾防治法」或「糾纏行為防治法」都可接受,最重要是如何執行,需要一點時間;未來跟縱的判定與性騷擾防治法相同,以被騷擾者主觀感受為主。

基金會科技發展部主任王秋嵐提醒,科技進步使跟縱騷擾變得成本很低、隱密性很高,也使現在跟騷者輕鬆很多,但被跟騷者辛苦很多;被騷擾者可運用「知資諮保平安」三撇步防治擾騷。

首先在知的部分,王秋嵐說,遇到跟蹤問題,請務必蒐證,像是 email、簡訊、語音留言、通話或對話內容等,並向外求助;必要時可改變生活作息、電話號碼,裝設監視器,變更帳單通訊地址等等。

其次應該要提升資訊安全,不打卡不 PO 文不按讚,移除網路上個人資訊、關閉手機 GPS,變更帳號和密碼並設定二步驟驗證,換手機或電話號碼並保密,確認各種社群媒體隱私設定等,封鎖並檢舉不明或騷擾帳號。

最後是向專業單位諮詢,王秋嵐指跟騷防制法雖尚未立法通過,民眾仍可運用現有政府資源,依法採取行動。如:依家庭暴力防治法聲請保護令;涉及性騷擾時依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性騷擾防治法提出申訴;遇有無故跟追情況撥打 110 報警請警方協助。

這項「科技跟蹤線上大調查」針對 18 歲以上民眾進行,有效問卷 397 份中, 96 人曾遭科技跟蹤,進一步調查,遭到熟識者科技跟蹤占 34.4% 比例最高,更有超過 32% 受害者根本不知道對方真實身分,其中半數被害者認為跟蹤者是從網路取得個資; 7 成被害者遭科技跟蹤期間約半年內, 29.2% 則超過半年,最長甚至長達 6 年。

為讓更多民眾了解跟蹤騷擾的危害,現代婦女基金會跨界合作,去年發表實境遊戲「限時限地」,今年推出新作「黑色地帶」,盼幫助玩家透過遊戲體驗了解科技跟縱帶來的影響。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