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為躲伊朗制裁禁令 中國油輪疑用改名爛招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Etereuti

中國崑崙控股公司旗下一艘油輪疑似利用更改船名方式,躲避美國對伊朗實施的原油禁運制裁。但因每艘船隻只有唯一一組國際識別碼,因此這艘油輪的做法輕易被發現。

美國政府官員曾警告亞洲各港口,勿讓名為 Pacific Bravo 的超大型油輪(VLCC)停靠,因這艘船載運伊朗原油,違反美國的經濟制裁措施。

路透社報導,追蹤船舶動向的資料顯示,Pacific Bravo 於 6 月 5 日在印度洋上朝麻六甲海峽前進時,因關閉向其他船隻發出位置和方向訊號的詢答機,而失去蹤跡。

到了 7 月 18 日,一艘名為Latin Venture的超大型油輪在麻六甲海峽旁的馬來西亞狄克森港(Port Dickson)外海開啟詢答機,所在位置距離Pacific Bravo上次發送訊號地點約 1500 公里。

根據船舶資訊提供商路孚特(Refinitiv)和追蹤船舶間交易的公司VesselsValue提供的資料,Latin Venture 和 Pacific Bravo 發出的國際海事組織(IMO)船舶識別碼,都是 IMO 9206035 。

由於一艘船自始至終只能有一組 IMO 號碼,代表 Latin Venture 和 Pacific Bravo 根本是同一艘油輪。這也暗示船東試圖規避伊朗原油禁運令。

杜拜能源經紀商 StarFuels 的石油交易員史坦利(Matt Stanley)說:「若不去猜測任何特定船東的行動理由為何,一般而言,一艘船在遭到美國指控後突然改名,唯一可能原因,就是船東希望用改名這樣粗糙的手法,能夠騙過買家。」

崑崙控股公司總部在上海,在新加坡也有辦公室。記者致電兩地辦公室,皆無人應答。

路孚特和 VesselsValue 的資料還顯示,Pacific Bravo在關閉詢答機前油艙滿載,但 42 天後Latin Venture出現時,貨艙卻是空的。

路透社無法查明 Latin Venture 在何處將運油卸載,及是否卸載。馬來西亞海事局發布的聲明說,Latin Venture 於 6 月 29 日進入狄克森港換船員, 7 月 18 日離港,期間並未卸貨。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