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肝可被治癒,但肝基會副執行長粘曉菁提醒,已有肝硬化的患者,就算體內C肝病毒被殲滅,仍有罹肝癌風險,務必定期追蹤,且C肝病毒有多種型別,可能再度感染,須小心預防。
每年 7 月 28 日是世界肝炎日,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今年宣導主題為「恁甘有C肝(台語「時間」的諧音)好心救心肝」,期盼透過一語雙關,強調掌握C型肝炎治療時間的重要性。
肝基會執行長楊培銘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台灣C肝病人需要治療者約 40 萬人,其中知道自己有C肝但不積極就醫者有 8.7 萬人,還有 20 萬人是不知道自己有C肝。
楊培銘指出,C肝治療又有 2 大困境,包含民眾病識感低,主動篩檢意願低,但沒有透過篩檢,又很難有效找到C肝患者;另一困境是治療阻礙,如民眾就醫資訊不足、沒有病痛感就不覺得應就醫,也有些患者是弱勢經濟困難或就醫交通不便。
政府提供治療C肝全口服藥物,且大幅放寬藥物使用條件,不少病人因此受惠。楊培銘說,民眾只要抽血就可知道體內是否有C肝病毒,千萬不要不篩、不治,延誤病情會增加肝炎、肝硬化、肝癌風險。
粘曉菁受訪表示,C肝全口服藥物可有效清除體內C肝病毒,但已經「治癒」的民眾仍要注意,治癒C肝不代表以後就不會肝硬化或肝癌,仍要定期追蹤檢查。
尤其是已有肝硬化的病人,粘曉菁表示,研究發現,C肝治癒的肝硬化病人仍有癌化的風險。每 3 到 6 個月要再追蹤。
粘曉菁提醒,C肝病毒有多種型別,如果「治癒」C肝,未來仍有可能感染其他種型別的病毒。C肝是透過血液或體液傳染,如輸血、性行為;打針、刺青、穿耳洞,若器械消毒不完全,也有可能被感染,民眾仍要小心預防。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