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簡翊展報導)先前一則網路謠言指稱「高中課本竟然教學生要少量吸毒再轟趴」,網友調查後發現,該傳聞是出自泰宇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健康與護理」課本,但課本中僅收錄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電話資訊,內容並沒有鼓勵高中生吸毒,更沒有教學生要少量吸毒再轟趴。
然而,網路謠言引用了爽歪歪網站《用藥性愛新手必讀》一文,爽歪歪網站是同志諮熱線協會的子網站,但是設立目的只是為提供男同志性愉悅和性教育的資訊,宣導對象並非高中學生,而且僅是提供藥物正確資訊,教導自我保護,並未鼓勵吸毒,但是該則謠言仍藉著這個宣導網站誣指同志諮熱線協會。
為了讓同志諮熱線協會打破污名,芋傳媒和同志諮熱線協會工作者做了一系列的專訪,希望藉由深入介紹同志諮熱線協會,這個包山包海的超級強大組織。也能讓大眾正確認識,同志熱線在做的服務與議題,同志熱線絕非特定媒體描述——那樣充滿妖魔鬼怪的地方,它只是一個歷史最悠久的性別平權運動 NGO。
而專訪按各個工作小組各自成篇,此篇的專訪主角是「老年同志小組」的工作者智偉,智偉亦是這一系列的專訪中,在熱線年資最久的受訪者。
專訪「老年同志小組」——智偉
Q:你從哪裡認識台灣同志諮詢熱線?
唸大學的時候參加了一個同志團體叫「同助會」,我自己是唸社工系,當時就在社團聽到有一個團體要成立,叫同志諮詢熱線,實習的時候就去做了第一期接線義工,1998 年一直參與到現在。
Q:加入熱線的動機與契機為何?
自己是同志,也因為性別氣質被霸凌,甚至還被老師霸凌,同志成長過程的那種孤單,甚至曾有過輕生的念頭,自己後來念了社工系也當了一年的特教老師,1998 年來到熱線當了兩年的接線義工,2000 年正式立案後,當時的理事長就問我有沒有興趣來當全職的工作人員。
當時我考慮滿久的,因為當時社福界沒有一個工作是和同志有關的,擔心以後換工作的話,勞健保上面的資料會被看出來,但是後來覺得想要為「以前的自己」做一點事,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與專業來幫助其他同志接納自己,兩年的義工經驗也接觸到同志運動,就覺得應該可以做滿多事的,後來就進到熱線工作。
Q:你在熱線負責過哪些工作?
一開始只有兩個員工,另一位同事負責外務、公關等事,我負責內部服務方案,如當時最重要的業務就是諮詢電話和一些課程,因為當時人少,所以幾乎什麼都做,做了接線義工的統籌,後來 2003 年電話接久了,現很多問題不是電話可以解決的,譬如說:父母,很多父母打電話過來,所以 2003 年就找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了家庭小組,專門提供給爸爸媽媽服務的,現在也有很多人在負責同志家長的諮詢電話。
後來覺得改變歧視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師生了解同志,所以在 2003 年 10 月也成立教育小組,應學校之邀到校園和同學與老師談同志及性別議題,後來 2005 年成立老同小組,那時候也剛好是台灣開始談高齡化議題。
2010 年開始做做身心障礙議題,先辦了聽障同志聚會,也因為身邊剛好認識一些身障者,後來 2013 年弄了一個團體,雖然不是熱線負責,但熱線也出了滿多力的,叫做「手天使」,大概就是我在這裡工作 19 年,弄起來了這些東西,而自己現在主要負責教育、老同與身障者這三大塊。
Q:老同小組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從事哪些工作?
因為自己本身是念社工,所以在大學研究所都有學習到如老年、身障者相關議題,老年同志小組最重要的是,台灣高齡化政策中看不到同志在其中,所以老同小組也和民間團體:婦女新知基金會、家庭照顧者總會和國際勞工協會等,都有一些橫向的連結與合作我們這些關心移工、家庭照護者與婦女權益的團體,我們也成立一個聯盟,我們希望在長照政策裡面,可以把移工人權、性別平權納入長照政策的考量。
而老同小組另一個工作是希望幫助年輕世代同志了解年長的同志,同志運動歷史約三十年,過往歷史多沒被記錄下來,因為更早期老年同志無法曝光、出櫃,這些同志如何面對老化、老年問題與死亡,以及他們跟伴侶與家人的關係,其實這在年輕世代同志是不知道的,許多老年同志其實不擅長上網,所以在網路上也看不太到這些文章,尤其男同志社群對於青春美貌更有一種迷戀,所以更讓老年男同志更不被看見。
我們覺得同志運動的歷史不只是有祁家威、同志諮詢熱線或婚姻平權,我們一直相信更早年代的一些大哥大姐,他們也在那個對同志相當肅殺的年代做了很多事,所以我們就會辦講座,希望讓過往同志的歷史被認識與了解。
社會上「隱形」的年長同志
我們曾訪過一位老大姊,大概 60、70 歲,她就有說早些年的 T 吧其實是因為美軍在台灣,在中山北路有一些美軍的酒吧,因為氣氛比較自由,所以開始會有些女同志會在那裡流連,到後來開始有些女同因為受了國外的影響,像是美國有 T 吧,所以她們之中有一個女同志開始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一個開放空間,但也不是完全開放,就是需要朋友引薦才能進去,就是一個女同志可以很自在的空間,後來很多去過的人又在外面開了很多的 T 吧!
以前我們很好奇說台灣的 Gay 吧、T 吧怎麼來的,就很希望把這樣的歷史轉述給年輕世代的同志認識,在那個戒嚴時期要把自己的家變成女同志聚會的地方,其實是不容易的事情,我們覺得這就是同志運動!
我們 2010 年也出版過一本老年男同志口述歷史的書《彩虹熟年巴士》,裡面訪問了 12 位男同志,現在已經絕版了,今年十月也會出版老年女同志的口述歷史,收集了 18 位 55 歲以上老年女同志的口述歷史,已經和出版社簽好約了,我們覺得這些人的故事經驗不該被抹滅。
怎麼突破?35歲以上女同志很難交朋友
最近比較在做中年議題,因為我們發現像 35 歲以上女同志很難交朋友,相較於男同交友 APP 非常多,但女同志就只有一兩個而已,而且不好用,所以我們每個月也會辦一次 35 歲以上女同志的聊天會,這個大概是老同小組目前在做的事情。
身心障礙議題的話,因為自己大學畢業後在林口啟智學校當了一年特教老師,所以一年的工作經驗裡,可以理解到身障者也有性別議題,後來工作的時候,其實也有一些朋友是身障者,慢慢地也認識了一些聾人同志,在 2010 年那時候手機、LINE 等社群軟體還不是很方便,對聾人同志來說,交朋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所以後來就利用辦公室空間,每個月辦一次聽障同志聊天會,讓聾人同志也可以來聊聊天,或者你不是聾人但想認識更多聾人同志朋友你也可以來,後來慢慢這群人變成像一群好朋友,辦了四、五年之後這裡才沒有辦,但我們後來改辦手語班。
手語就是一種語言,語言背後就是文化,透過語言可以了解文化脈絡,如何讓聽人不要再將聾人當作一種「沒有文化或很笨的人」,因為很多人會將身障者認為是很笨、能力差的人,但實際上不是,所以我們覺得讓聽人來學手語,未來他們看到聾人在比手語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不是他是身障者,而是認知到他是在講一種語言。
我覺得這種轉換是希望讓同志社群更接納身心障礙社群,所以辦了七次的手語班,而手語裡也有很多性別議題,比如說男同志手語怎麼比?女同志手語怎麼比?做愛怎麼比?
這些東西其實很多聾人朋友表示,以前手語老師都刻意不教,而後來我們也找了專業的手語老師去跟手語翻譯員上課,比如說性愛的字要怎麼比才精確,因為這對很多聾人來講很重要。
比如說,如果有聾人被性騷擾,可是法院作證時,說的一些性愛字語,手語翻譯員不好意思打,或者打錯了,其實對於受害者的權益是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就很希望說,透過這個課程,讓更多人理解手語是一種文化,文化中也有性別的議題,可不可以讓我們一起加強手語翻譯裡的性別意識。
「性權」角度來看身障者手天使議題
而身心障礙議題做得最多的應該就是手天使,我們就是一個性義工組織,主要提供重度障礙者性愛服務,手天使大概這幾年滿引起社會關注。身障者與同志處境其實非常相似,比如說我們都被認為是有病的,或者是前世造孽才會生出我們這樣的孩子。
另外的共同點是,我們的親密行為不是社會大眾期待的,比如說,一對男同志或身障者伴侶在路上親吻,一定會遭受很多耳語與歧視的眼光,所以台灣社會空間不容許少數人在公共空間表達自我,不一定是裸露,可能連表達親密都是不行的。
因為在此脈絡下,身障者和同志族群可不可以有一些連結,而對於熱線來說性與性別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後來就開始從「性權」角度推動手天使這個議題,本來一開始是想服務男同性戀身心障礙者,但在媒體報導之後,有很多的異性戀身心障礙者也寫信過來想要申請……
Q:工作時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為何?接觸過最年長的老同大概是幾歲?
最近我們有一個熟年女同聚會,5 月 17 日通過《748 同婚法》,最近的一次聚會在五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舉辦,有一位 50 幾歲的女同志,她自稱是人生第一次參加的同志聚會,她說「自己的人生舞台劇在 5 月 17 日落幕,5 月 18 日開始終於可以不用再演戲了!可以做自己。」
聽到之後就覺得,一個人她演了 50 幾年的戲都不是她自己,演戲的意思就代表她要否定自己的身份嘛!沒想到 517 那天對她來講,國家的肯認及對於同志的接納,國家在婚姻平權上站了一個比較穩的態度,對於那個女同志來說,真的給了她很大的力量,正好我們也辦了一個適合她參加的活動,所以她就來了!這是今年最讓我感動的事,我們發現一個同志終於在今年明顯改變了!
而最年長的大概一百多歲,但是他不會說自己是同志,因為同志是最近幾年才開始使用,當時我們在整理老同的口述歷史,那時候我們問到一個三溫暖的老闆,那個老闆說他的客人有一個現在住在某公家的安養中心,已經一百多歲,最後就去訪問他。
當時三、四個人一起去相處了一個下午,但因為訪者年紀太大,很多故事時序搞不清楚,比如說他說「最近……」但其實是他七十幾歲,有時說「很久以前」,但其實是三年前,因為他年紀太大,有些事也許像是有段時間,有些事又像是昨天的事,而且他是講母語的,他最早在福州做吃的賺了不少錢,後來休假時來台灣玩,結果碰上國共內戰就再也回不去,整個故事就是大時代的縮影。
後來因為他單身寡人又是個愛男人的人,所以也沒有成家,而當我們進去他房間時,我們嚇了一跳,因為許多男同志房間裡常常有猛男海報,他的房間反而是清涼女星的海報,後來我就問為什麼要貼這些,結果發現,是因為他知道護理師與社工有他房間的鑰匙,所以房間不是一個真正屬於他的地方,他也說,曾經隔壁幾房的人罵他「半閹娘仔」,他還因此跟對方打架,他知道他喜歡男生這件事不能給其他人知道,大家都不知道他喜歡男人就罵他「半閹娘仔」,他也怕護理人員知道他是 gay 就對他有歧視。
所以他都一百多歲他還要偽裝,我們就覺得很難過,都一百多歲了,還沒辦法做自己,後來我們還想要去訪第二次,但是他就過世了,原本想把那些「最近」「過去」都整理清楚,但是最後就是來不及了,也沒辦法把他的故事整理出來。
不少老同其實有走入婚姻,甚至還有當到阿祖的,其中有一位退役高中老師表示,國小時就發現自己是 gay 但長大後還是因為家庭壓力,選擇結婚生子,那位退役教師用台語說「在三四十年前的台灣,有手有腳有收入的男人怎麼能不結婚?」結婚後,他也向自己承諾當個好先生好爸爸,一直到後來他的太太因病過世,才又踏入同志圈,最後還跟同性伴侶辦了婚宴,雖然當時沒有法律效益,但當時就請了三四桌,我也有去參加,不過很遺憾,過了幾年他也因疾過世,他也透過乾兒子留了一筆錢給她先生……
Q:524 同志婚姻合法化後,是否有助於排解老同的困境,工作方向有改變嗎?
同婚通過當然能夠排除一些困境,但不是全部,因為滿高比例的老同志有走入異性戀家庭,同婚對他們來講可能是看得到吃不到,因為他們很多都是有婚姻和小孩,如果一路單身至今可能比較有機會。
然而,多數男同志甚至整個社會有對於「老」的歧視,所以老 gay 很難找到另外一半,絕大多數老同其實很少跟家人出櫃,跟晚輩出櫃就更困難,像是怎麼跟姪子說阿伯是 gay,因為在他們心裡,同志還是負面的身份,怕有損長輩的尊嚴。
之前我們會辦熟男同志聊天會,有一次的主題就是怎麼跟晚輩出櫃,來了很多都是當了舅舅或阿伯的人,那次聊天滿特別的,有些人是全家都不知道,所以他反而比較輕鬆,比較麻煩的是兄弟姊妹有人知道他是 gay,他就會很煩惱,到底該不該跟兄弟姐妹的小孩出櫃,怕被晚輩看不起,這算是很多中年同志會有的問題。
Q:先前賴士葆等人放話,只要 2020 國民黨執政/國會過半就要修法改回來,你有什麼看法?
我很後悔,在自己很小的時候曾投過賴士葆……台灣現在的民主制度不只是同婚,很多我們引以為傲的事都有可能在 2020 之後被摧毀,包含整個民主制度、進步的價值,我都很擔心如果國民黨重新執政,它們可能毀於一旦。
回到同婚議題上,我很希望能夠結婚的同志都趕快結婚,並不是擔心 2020 失去結婚的權利,而是希望打破謠言,公開辦婚宴,廣發帖子給你的親朋好友,讓他們感受這份喜悅、認知到這沒有大家所想像的那麼遙遠或可怕,同志婚姻不會讓台灣毀滅,爸爸媽媽也不會不見,也不會影響任何人,唯一可能影響到你的,可能是紅包要包多少錢!
反過來想想,同志也包了很多紅包出去啊,只是希望這幾個月讓更多台灣人理解一件事情,就是那些什麼孔文吉、賴士葆他們口中的人倫被摧毀啦,其實幾個月之後,回頭想想並沒有。
前幾天有個新聞讓我覺得這個效果出來了,韓國瑜造勢活動上,愛家公投的曾獻瑩、孫繼正上台講 2020 要取消同婚,結果後來我看了東森的報導,不是所謂比較進步派的媒體,但是報導說底下一片沈默,大家已經無感,現在距離 524 通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社會大眾已經有種「同志結婚很像也還好耶!」
那我希望接下來這幾個月,只要是可以出櫃又想結婚的同志,就結婚吧,多發喜帖給異性戀朋友,讓他們知道這是一件普通的事。 我是覺得台灣人善良的本質是願意被別人祝福的,同志結婚是會被祝福的事,如果去除一些被反同假訊息欺騙的狀況,他們最後應該能理解到,同志婚姻就只是兩個同性伴侶相約廝守一輩子的事,就這麼簡單!
相關文章: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