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秋山專欄》我們要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民意代表

公投的疆界何在? 圖片來源:Pixabay

「找人去講一下,代誌就妥當了。」「如果不能怎樣怎樣的話,我要去找議員、立委……」這樣的語句,有沒有覺得好熟悉?

臺灣媒體遠見在 2019 年 5 月揭露的「2019社會信任調查」,將「台灣民眾最相信什麼人」的狀況,透過調查結果呈現在社會大眾眼前。

「民意代表」獲得的信任度僅 35.4%(第 12 位),不信任度卻有 53.8%(高達第 3 位)。這樣的數據,比起「社會上大部分的人」獲得的信任度(68.3%)來得低、不信任度(26.2%)來得高。顯示社會上的民眾寧可信任不特定、不認識的一般陌生人,也不信任民意代表。

超過五成的不信任度,同時反應出很微妙的現象:臺灣民眾心中對於民意代表的信任度、好感度並不可謂高。然而,遇到需要處理(一般民間台語稱之為「喬」)事情的時候,第一個從民眾腦海中浮出來的方法,卻又是「找民意代表(關說)」。

於是,我們的政治圈,向來不乏「很會喬」的「長青型」政治人物,長年把持政治勢力,好聽一點的,還會給予一個擅於「調和鼎鼐」的正面形容評價。

也許,我們的社會,已經很習慣這樣的民意代表角色。

拜科技日新月異進步之賜,近年各地民意機關開會過程,透過電視、網路媒體公開現場畫面;再加上公民運動後,公民團體於網路社群推波助瀾,過去在系統理論被稱為「黑箱」(Black Box)的公共政策轉換過程,也才能稍稍撥雲見日一些。然而,這樣試圖將過程透明化的改變,卻不見得是利益團體與某些習慣「肉桶立法」的民意代表所樂見的狀況。

於是,在近期的地方議會開議期間,我們看到某些縣市議會,出現議長喝斥議員、維護行政首長;或是主持會議的議長,將提出質詢的議員麥克風消音;或是同黨籍的地方議員努力討好地方行政首長,唱歌、鼓掌叫好等離奇的議會開會畫面。

民意代表「為民喉舌」,選民要的,是這樣在議會荒腔走板的「喉舌」?

是在地方上紅包、白包場合的殷勤出席?乾一杯、握個手、「咱是麻吉」的「接地氣」?

是有事變沒事、有如「無限手套」的「彈指銷案」神功?

還是真正監督政府政策、預算、行政首長及政府官員,但未被選民直接獲得個人請託好處及理解的「認真問政」?

選民口中的「我覺得某某人有在做事」的「做事」,不應只將標準放在協助選民喬罰單銷案、幫忙安插親友進公家機關任職僱員……這類的「私益請託」。否則,一個個離奇發言、議事水準低落的民意代表,依舊能夠藉由這樣的選票供需關係,跋扈於地方政壇議會、以一任又一任連任的民意代表席位,長期鞏固自家人裙帶關係的私人利益。

透過新興媒體的途徑,理念小黨或是比較缺乏政治家族背景資源的從政者,於近幾次地方選舉稍微多了一些參與的機會。但選舉仍是有如F1賽車的燒錢競賽,有識者必須透過更多、更細膩的思考與在地行動,打破既有的地方政治勢力範圍,尋求新政治的參與可能。

對於非於政治圈工作的選民而言,能夠做的、應該做的就是平日就要試著多了解居住縣市的公共事務以及議題,而不是在投票當天,藉由直覺、或是某某人說要投誰,就輕易的投下一票、或是放棄投票。

「You are what you eat.」

如果「喉舌」是人類賴以維生的生命汲取營養、獲得生存的重要途徑。吃了什麼都會影響你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在民意政治中,「You are what you vote.」

「為民喉舌」的民意代表,就是匯集民意、讓民主得以永續的重要角色。投票選出了誰,也決定這個有如人體的民主政治,會走向健康或是疾病。

珍惜手中的一票,切莫賭爛投票。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