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生講話是不都像林志玲」,在中國駐點期間,類似發問一星期至少要遇上一次,這種「被代表」的情況,無所謂喜歡或討厭,但一股「再講兩句就要破功」的忐忑是千真萬確。
藝人林志玲上週宣布閃婚,各中媒隨即推播這則「重大新聞」,同一時間央視正在向全中國民眾播送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會面的消息。但微博瞬間湧入的上萬「恭喜」留言說明,林志玲讓習近平坐了個冷板凳。
「林志玲」這 3 個字在中國不僅僅只是林志玲,而是代表了台灣女性以及她們說話的方式。在中國駐點期間,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們台灣女生講話是不是都像林志玲」,真的不誇張,大概一星期要出現一次。
這種刻板印象的形成,媒體扮演要角。林志玲頂著「台灣第一美女」頭銜,於 2004 年將演藝事業觸角伸向中國。在兩岸早期相對有限的民間交往中,多數中國民眾只能藉由媒體認識台灣,這是刻板印象形成的「天時」。
至於戰略上的「地利」,當年台灣影視作品、偶像劇仍處於強勢往中國輸送的時期,對大部分人都還是住在農村的中國來說,他們對台灣偶像劇中呈現的都會感懷抱夢想,而林志玲就來自一個令人欽羨的地方。
林志玲的高 EQ 則是「人和」。曾採訪她的媒體,幾乎都說她的好話,不管問題多不識趣,她仍是微笑以對。另一個「人和」,則是情牽多年的誹聞男友言承旭在中國也享有盛名,為林志玲更添關注度。
林志玲就這樣從一個人,進化成了中國民眾對台灣女性和「台灣腔」的想像,儘管近年兩岸民間交往增多,不少台灣女性前往中國工作、生活,增加兩地民眾實際接觸機會,但她們多少還是活在林志玲親植的樹蔭下。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句話所言不假,新聞工作要見的陌生人太多,每當對方、不分男女一聽到是來自台灣的記者,特別是女記者,他們心中的「志玲機制」便會開始運作,那種善意的感受是非常明顯的。
接著可能會是一連串的誇獎,「台灣女生就像林志玲那樣,說話都軟萌軟萌、嗲嗲的,人也挺客氣」。而類似「找個台灣女生談戀愛吧」的文章,不時也在微信朋友圈中流傳,下面的留言更盡是一片頌讚。
只是這種「正面偏見」也不總是無往不利。當出門購物發現自己「被宰」,當採訪需要據理力爭時,在各種需要「大聲溝通」的時刻,林志玲這 3 個字便像緊箍咒,即使豁出去了準備失態,但「自我檢查」其實都在。
在發現搭林志玲「便車」接續迎來的可能是更多制約,漸漸不願再欣然接受「台灣女生都像林志玲」的一概而論,以免落入被設定的遊戲規則中,於是改口,「不是喔、不是喔,我們沒有都像林志玲。」
期待台灣女性形象在中國翻轉需要多久時間,這問題也許沒人說得準。但業內人士觀察,在兩岸影劇實力消長過程中,台灣已很難再有那個環境造出一個堪比林志玲的人,因此台灣女性很難再次「被代表」。
至於被認為「軟萌、好聽」的台灣腔,中國民眾從以前的正面投射,到新一代開始將其理解為就是個「區域性方言」,那股推崇消失了。於是,若形象翻轉想得卻不可得,合力扛著「志玲招牌」似乎較聰明,儘管有點累。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