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通報秋行軍蟲首例 熱心張先生籲做全民防疫宣導

圖片來源:中央社

秋行軍蟲入境台灣確認首例的通報者張先生說,因公司想往農業發展,閱讀很多外電新聞而揪出害蟲,「有夠戲劇性」,若能以全民防疫做宣導,通報會更多,以利殲滅。

農委會於 5 月 13 日對外發布已入侵美洲、非洲、亞洲多國的秋行軍蟲,很可能隨著 6 月下旬西南氣流吹入台灣,由於此蟲對小麥、高粱、玉米、水稻等都會產生危害,因此已布置 500 處偵測點監控、防範,同時公布此蟲的背部有 4 個點、頭部倒Y字,呼籲所有人看到時,務必通報防檢局、地方政府等單位。

結果顯示秋行軍蟲提早來台, 6 月 8 日被帶著家人前往苗栗縣飛牛牧場遊玩的張先生發現,且他能一眼認出、主動通報。農委會防檢局局長馮海東立即親自前往現場採樣,將檢體送分子生物鑑定,儘速在 6 月 10 日確認,隨即於同天派員現場掩埋、銷毀 2 分多面積玉米田。

張先生的一個動作,讓防疫能在幼蟲期,還是第一代、還沒繁衍時被發現,比農委會主動監測到的第二及第三例,即宜蘭頭城、嘉義義竹早 2 天,有利於政府儘早監測、把握幼蟲期進行撲滅,同時產生帶動民眾效法的作用。於是有網友將張先生封為無名英雄。

不過張先生謙虛的告訴記者說,他不是農業專家、沒有那麼厲害,他其實是念化學的,從事半導體業,由於公司也想往水資源、農業領域找商機,他在網路上搜尋、閱讀相關資訊、新聞,可能因看過秋行軍蟲的外電新聞,所以網路會自動推播同樣的新聞給他看,因此閱讀了不少路透社等外電對秋行軍蟲的報導。

他進一步表示,真的是純屬巧合,蟲類他只認得秋行軍蟲,不認識其他的,但因此蟲太厲害,不只偏愛吃玉米、水稻,其實連辣椒、棉花都吃,就是沒愛吃的作物時,什麼都吃,加上外形特徵明確,令他印象深刻。

張先生接著說,他的通報變成首例,「真的有夠戲劇性」,那天就剛好帶家人到飛牛牧場玩,小孩餵養動物當下,他在玉米葉上看到有幼蟲掉下來,發現吻合屁股 4 個點、頭有倒Y字的特徵,就一眼認出了,當下趕快通報,以免造成台灣農業太大危害。

但是他也分享心得指出,相信一般人看到會覺得是普通蟲,不會認出來,假如相關新聞能出現在消費、生活類別中,還有政府將防疫秋行軍蟲拉高到全民防疫,將會有更多人能一眼識別,就會有更多人通報,讓防疫無漏洞的殲滅此害蟲。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