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香港逃犯條例藏隱憂 各方爭議一次看懂

圖片來源:中央社

數以萬計香港市民今天走上街頭,以行動表達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立場。港府今年提出這項修法草案後隨即掀起巨大反對聲浪,各界憂慮修法將削弱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立司法管轄區地位。

去年 2 月,香港男子陳同佳涉嫌在台灣殺害潘姓女友後,士林地檢署及法務部多次要求港方提供司法互助遣送陳同佳來台,但一直未獲正面回應。

今年 2 月,香港保安局在未正式諮詢公眾的情況下,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建議港府可採「一次性的個案方式」,處理台灣、中國和澳門移交逃犯的要求;另一修例建議則是改由香港特首以發出「證明書」方式啟動移交請求,再由法庭審議,刪去原本由立法會審議個案的權力。

逃犯條例修訂案一提出立即引發爭議和香港社會的強烈反彈,擔心港府或北京當局會藉此將政治犯引渡至中國受審。

其中香港泛民主派人士認為,逃犯條例的嚴重性,比 2003 年基本法 23 條立法,對制度造成的衝擊更大

除了政治上的擔憂,也有親北京的香港政界和組織提出質疑說,在中國的港商會憂心因觸犯中國的營商潛規則而被引渡至中國受審,卻無法獲得公平、公正的審理。

因應外界對逃犯條例修法的不滿,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 3 月底公布多項新的修訂,包括剔除破產和證券期貨交易等 9 項罪行並提高移交逃犯門檻,只處理可判監 3 年以上以及在香港可循公訴程序審訊的犯罪個案。

不過,上述作法並未減輕爭議和反對聲音,香港泛民主派接連於 3 月 31 日和 4 月 28 日發起反修法遊行,並指人數各約 1.2 萬人和 13 萬人,是 2014 年「七一」 51 萬人遊行之後的新高。

有港民在定調為「反送中、抗惡法」的第二次遊行向中央社香港分社表示,走上街頭是因為「占中」案有多人被判刑,他們擔心修法會破壞「一國兩制」精神,導致政治犯被引渡到「司法制度落後的大陸」。

香港修訂逃犯條例也引起國際間關注。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 5 月中旬與香港民主運動領袖李柱銘率領的代表團在華府會面後,國務院發表聲明中說:「國務卿蓬佩奧表示關注香港政府對『逃犯條例』的建議修訂,這對香港的法治構成威脅」。

此外,英國外相韓特(Jeremy Hunt)與加拿大外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 5 月底也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對香港修訂逃犯條例表達關注。

為了平息國際社會的疑慮,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約見近 100 名外國駐港使領和商會代表,解說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的情況。

包括現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等千餘名香港法律界人士前兩天也舉行遊行,以表達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的立場。參與遊行的律師說,修法會摧毀香港的「一國兩制」。

今天的遊行登場前,香港明報公布了委託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於 5 月底所做的調查。其中顯示,逾千名受訪者中, 47.2% 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支持的只有 23.8%。

港府向立法會提出的修訂逃犯條例草案預定本週三( 12 日)在立法會大會逕行二讀。

為了讓這項修法過關,李家超日前表示,港府決定為逃犯條例草案加入更多移交限制,包括把適用於移交的嚴重罪行判刑門檻,由原先的 3 年提高至 7 年或以上;另外也對啟動移交程序加入更多限制,例如在移交過程中可採取無罪推定原則,以及不能強迫認罪等。

對此,有泛民立法會議員說,泛民不會接受,唯一要求是港府撤回草案。

今天遊行前,泛民在全港進行宣傳,呼籲所有支持者走上街頭,希望憑藉龐大人氣迫使政府撤回修訂草案。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